有妹子舉手,竟然是虞美琴。
原來,虞美琴見大家可以隨意插嘴討論了,那也沒只讓付成才說、她不趁機刷臉的道理。
尤其是虞美琴深知自己的傳媒理論知識,面對這些新傳院女生時是有一定劣勢的,談廣播行業這一畝三分地,她不一定能勝。
但是談網際網路新媒體,她就和這些學廣電的女生回到一個起跑線上了。何況來面試之前她雖然不知道題目,卻也跟馮見雄切磋對練、準備許久,瞭解了很多新媒體思維。
這個機會不抓住,更待何時?
顧教授饒有興致地點頭示意虞美琴也可以暢所欲言。
虞美琴音色婉轉地反駁道:“黃易確實有比較多的不和諧,但是這不是網站的責任,那是網民宣洩自然扎堆的結果在其他網站,被和諧管理的更多,於是想說那種話的網民自己彙集到了黃易。而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在評論區罵戰罵不過,就漸漸流失了。
這是網際網路馬太效應帶來的輿論圈子之間的撕裂,不能代表‘有態度’這個觀點不對。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新聞門戶甚至是,到最後都會發現在某個吧裡某一派觀點的人明顯佔上風,另一派被擠走了比如說,你能因為‘二戰吧’蘇糞扎堆,就推斷使用者也都是這樣麼?明顯不能,因為美分日雜德棍五茅果粉英蒂棒表猴奴還有其他吧可以棲息。
所以,有態度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真的要影響廣大中產階級思維模式使用者或者同學的三觀,只是讓他們能夠以比較粗淺的認知成本,就意識到一些他們原本不關心的領域,把他們引進門,讓他們找到各自的群體和圈子
進門之後,他們願意去信仰什麼,採取何種價值態度取向,更應該靠他們自己去百度,去谷歌。像周樹人先生說的那樣‘開動腦髓、自己去拿’,而不是等著別人‘送來主義’。
‘有態度’的價值,僅僅是讓一個沒有關注到某個領域、又有好奇心的人,發現一塊新的認知空間。以免他因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世上還有這些事’,而‘連主動搜尋都不知道該搜什麼’。
一旦他們知道該搜什麼了,‘有態度’的引領者任務就算完成了,剩下的是他自己的事。他能不能從一箇中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上升到一個絕對不願意被代表的精英意識形態,就看他個人的修行。哪怕最終這個個體的態度,和‘有態度’媒體上的主流扎堆態度截然相反,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面向中產階級的媒體運營策略,本來就是開化民智、拓寬中產階級使用者的見識視野的,不是去引導他們的三觀的。”
虞美琴一番話,雖然不是直接論述今天的考題,但是卻連消帶打,把顧教授對於建設“有態度,鼓勵同學們互動表達態度”的廣播談話互動節目的顧慮,徹底消弭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也是解決了顧教授關心的核心問題。
顧教授想了想,眉頭微微一皺,提了一個細節的小問題:“那你覺得,黃易那種‘有態度’導致的最大眾同類觀點使用者扎堆、小眾異見被壓制的現象,有辦法解決嗎?或者說,在廣播這種媒體模式下,有辦法解決嗎?”
“很遺憾,我認為沒有辦法,”虞美琴也不一味討好,乾淨爽利地給出了一個答案,
“除非我們能夠弄很多不同的頻道、節目,然後依靠新技術對觀眾態度、政治傾向資料進行蒐集,然後再對他們進行分類推送、把他們分割開來就像上,把蘇糞集中到一個吧,把美分集中到另一個吧,再把德棍日雜五茅果粉英蒂棒表猴奴弄到各自的吧,讓他們都不撈過界。”
虞美琴最後這番話,就有點牛逼了,其實憑她自己最多也就想出七八分。
最後的兩三分,還是靠她和馮見雄討論切磋的時候,馮見雄為了壓服她,才不得不提出的“大資料”概念。
虞美琴當時其實並沒有徹底聽懂什麼是“大資料”,對於那種收集每個使用者輿論傾向偏好的技術更是覺得匪夷所思。然而此刻既然顧教授問到了,她也不吝天馬行空地拿出來忽悠一下。
顧教授當然被這種天馬行空唬住了。
“這位同學,嗯,你叫什麼名字?幾號?”顧教授咂摸了半晌,才發現他根本都還沒問過這位兩次發言的女生是誰。
“虞美琴,14號。”
“哦……虞美琴,法學院05級。嘖嘖,這一屆法學院新生有能人吶,一個個辯才如此了得。”顧教授不由自主地感慨了一句。
“這樣吧,你索性把你的答題綱要也論述一遍,然後其他女生也都說說咱也要給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