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很可怕的事情。在這個世界裡,我可以安身,可我恐懼,非常的恐懼,因為我沒辦法把自己的內心安置好。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來安慰自己的內心和靈魂。
於是魯肅邀請龐統入見孫權。施禮畢。權見其人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問曰:“公平生所學,以何為主?”統曰:“不必拘執,隨機應變。”權曰:“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權平生最喜周瑜,見統輕之,心中愈不樂,乃謂統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時,卻來相請。”統長嘆一聲而出。魯肅曰:“主公何不用龐士元?”權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肅曰:“赤壁鏖兵之時,此人曾獻連環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權曰:“此時乃曹操自欲釘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知
魯肅出謂龐統曰:“非肅不薦足下,奈吳侯不肯用公。公且耐心。”統低頭長嘆不語。肅曰:“公莫非無意於吳中乎?”統不答。肅曰:“公抱匡濟之才,何往不利?可實對肅言,將欲何往?”統曰:“吾欲投曹操去也。”肅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荊州投劉皇叔,必然重用。”統曰:“統意實欲如此,前言戲耳。”肅曰:“某當作書奉薦,公輔玄德,必令孫、劉兩家,無相攻擊,同力破曹。”統曰:“此某平生之素志也。”乃求肅書。徑往荊州來見玄德。齋
此時孔明按察四郡未回,門吏傳報:“江南名士龐統,特來相投。”玄德久聞統名,便教請入相見。統見玄德,長揖不拜。玄德見統貌陋,心中亦不悅,乃問統曰:“足下遠來不易?”統不拿出魯肅、孔明書投呈,但答曰:“聞皇叔招賢納士,特來相投。”玄德曰:“荊楚稍定,苦無閒職。此去東北一百三十里,有一縣名耒陽縣,缺一縣宰,屈公任之,如後有缺,卻當重用。”統思:“玄德待我何薄!”欲以才學動之,見孔明不在,只得勉強相辭而去。
龐統的命運,不知大家看了上面那一大段又有什麼想說的?
龐統太敖?
孫/劉以貌取人?
龐統埋怨自己命不好?
還有沒有其他的方面?想想現在找工作面試什麼的,做人,我們不是經常碰上這樣的場面嗎?只是我們所演義的角色不太一樣。可我們總是在重複著,而我們是否又有自省過,然後做相應的調整,自己從內心去改變自己呢?
如果你有本事,你會不會有點傲氣呢?這傲氣到底好不好呢?如果你沒有那麼點本事的傲氣,你活著又有什麼用呢?天生我才必有用。傲氣,多少都有點。但無論如何吧,傲氣還是需要有的,因為那就是你一個人的精神家園和自信。請不要隨便就扔掉了。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有傲氣不好,可你發現誰沒有那麼點傲氣呢?或者,準確點說是傲骨。
有時候,你會發現自己說的很簡單,可人家就是認為你怠慢他。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那是因為大家所關心的,所考慮的問題和角度不一樣。你看看孫和龐的交談:乃問曰:“公平生所學,以何為主?”統曰:“不必拘執,隨機應變。”權曰:“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權平生最喜周瑜,見統輕之,心中愈不樂,乃謂統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時,卻來相請。”統長嘆一聲而出。魯肅曰:“主公何不用龐士元?”權曰:“狂士也,用之何益!”雙方說的都沒有錯,雙方的感覺都是直接,也沒什麼不好。可我們想想,是不是沒有錯就是正確的呢?是不是正確的就是最好,最適合,最恰當的呢?我們的生活,我們一直都做了很多正確的事情,正確的決定,可我們的心是不是都那麼坦然?
我們做的是正確的,可我們可能同時也在錯過最美好的,最幸福的,最合適的。就象我們的愛情一樣,我們很多人在開始的時候都說自己的選擇和決定是正確的,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可為什麼我們的愛情卻那麼容易的就受傷了,分手,離婚等等。我們還敢,還有勇氣說我們當初做的決定和選擇是正確的嗎?對於幸福而言,沒有正確的和錯誤之分。兩人懂得生活,相親相愛,互敬互助,懂得珍惜的幸福才會長久,才會從心裡感受到幸福。幸福很簡單,只是我們過於複雜和高估了自己和幸福。
在我們感情最後的一次談話裡,我看不到幸福的跡象了。我只有很傷心的離開,然後尋找自己新的生活。我悔恨自己,悔恨流失了的2年多時間,痴痴的,傻傻的。我也很慚愧這兩年多了沒有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該關心的和關愛。我一直也就糾纏著我的決定是否就是正確的,可正確了又如何?我需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