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府為縣,沿習至今,原府屬龍泉縣改為風泉縣,即今鳳岡縣。新中國成立後,石阡隸屬銅仁地區。
“關於“石阡”的得名,有這樣的說法。一是說城南關外菸墩坡(現稱為“打石坡”)一帶草未初未開成路,尖石林立,約以千計,“千”加“埠”為“阡”而得名。二是說民國《石阡縣誌。文藝志》載有馮翰撰《石阡解》,文中根據“阡,田間路,南北為陌,東西為阡”的解釋,以城西二十公里關口坪“仙人街”和城東五峰山下的“石路”,為石阡的得名。
“石阡縣城是貴州省人民政府命名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多處承載文化和歷史符號的文物古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阡萬壽宮,又稱江西會館或豫章合省會館,是江西商人在石阡活動的歷史見證,是康乾盛世石阡經濟繁榮的象徵。以萬壽宮為龍頭,禹王宮、觀音閣、龍王廟、玉皇閣、忠烈宮、啟靈橋共同構成了佔地35000平方米的古代建築群。與這些建築群相連的是古城老街、石板街等歷史文化街區,街區內有大量形成於明清的古街、古巷、古院和古橋。
“自明清以來,由於政治和經濟的原因,石阡多次出現外省移民遷入的潮流。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不斷交流、融合,形成了石阡多元的文化元素。既有當地仡佬文化、也有會館文化、屯堡文化。來到石阡,我們既可以看到仡佬毛龍,也可以看到茶燈、儺戲、木偶戲。還可以聽到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民歌。石阡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已入選中國民歌博物館,唱響華夏大地。
“好了,尊敬的各位嘉賓朋友,剛才我們介紹了石阡的由來,下面請跟隨我一起開始遊覽萬壽宮。”
導遊黃桂蓉邊走邊開始講解:
“萬壽宮是江西會館的別稱,顧名思義,也就是江西人在省外修建的一種公共建築物,供贛籍人士在當地聚會或寄居用,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辦事處。石阡萬壽宮始建於明朝萬曆初年,佔地3800平方米,整個建築依地就勢而建,由西向東漸次升高,為二進封火山牆四合院式院落。建築由東、西兩個部門組成:西部為戲樓、大門、倒座及長廊;東部分三路建築,即北路的紫雲宮,中路的過廳、正殿,南路的聖帝宮。形成了院中帶院,宮中套宮,牆內有牆,較為獨特的平面佈局。金碧輝煌的戲樓與三宮殿遙遙相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均凝聚於此。
“大家一定會問了?萬壽宮,很多地方都有,石阡萬壽宮到底獨特在哪裡呢?這首先要說到萬壽宮的歷史沿革,明清時代,大批贛籍軍民紛紛湧入貴州。軍人原為屯兵,爾後安家落戶,與當地土民融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江西客商溯都柳江、清水河、陽河、錦江、烏江、赤水河等大小江河扶搖而上,深入黔山大地,尋求發展機遇,形成新的人群。他們為了自身利益,集資修建江西會館,並供奉許真君(許遜)和楊泗將軍,習稱“萬壽宮”。石阡是一個歷史非常久遠的地方。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當時就置夜郎縣於今縣境西部,元代,置石阡等處軍民長官司於今治所。明代,改置設石阡府,為貴州布政使司下屬的十三府之一,也就是說,石阡府與貴州省同時誕生。歷史上的石阡,經濟繁榮,人口密集,是一個交通要道。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江西客商與日俱增,石阡萬壽宮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修建的。據萬壽宮內儲存的修建碑文記披露,明萬曆初年,在石阡始建萬壽宮,時稱“豫章闔省會館”。清雍正十三年,知府趙之垣重修,乾隆三年,知府杜理復加修葺,這個進修的萬壽宮還沒有現在這樣的規模,格局是坐北朝南。
“後來經郡人左成憲等籌款,並派員前往江西繪製圖紙,於乾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無1767年,由來石阡定居的南昌、撫州、臨江、瑞川、吉安五府客商捐資改建。廟甚格局改為了坐東向西,佔地面積擴大到了3800多個平方,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規模。現在請大家隨著我看山門,萬壽宮和三個山門巧妙地將牌坊,大門、山牆結為一體,以青磚仿木雕刻壘砌,既美麗實用,又節工省料,還有良好的防火效能。周圍有灰塑、泥塑、磚雕神話故事,栩栩如生。
“我們現在正置身於萬壽宮的前部,也就是西部,我們可以看到,大門、倒座、戲樓及長廊,構成了萬壽宮西部的建築空間,建築空間疏落有致,主次分明,裝飾華貴,體現了萬壽宮建築藝術的精華。咱們石阡自古以來是多民族的聚居區,主要民族有仡佬族、侗族、苗族等。相傳當時修建萬壽宮的掌墨師是當地仡佬族人,他別出心裁地將飛簷翹角的仡佬族民居特點融入到了傳統建築中來,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