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米。建築面積1428平方米。內有石、木雕刻圖案多種。禹王宮正殿、後殿均有大梁題記。正殿大梁題記為:“皇清嘉慶貳拾年歲次乙亥立”,即公元1815年;後殿大梁題記為:“皇清乾隆乾隆肆拾伍年歲次庚子立”,即公元1780年。這是迄今發現的石阡境內現存最早的古代木構建築。
看完了禹王宮,又去看了啟靈橋。
啟靈橋又名“石阡大橋”,位於城西北龍底江上,東抵湯山鎮平橋街北端,西抵臨江樓南側,古設木橋於此,名“河下橋”。明萬曆十年(1582),知府袁亮創修石墩,架木為梁,取名“啟靈橋”,但遇洪峰驟發,仍有沖毀之虞,清乾隆二十年(1757),知府時廷靄倡議募捐建石拱橋,經七年而竣工,共十一拱,全長一百四十米。橋上建高亭,翼鱗凌空,若長虹臥波,飛龍飲水,景觀極美。橋墩呈分水尖狀,可減少洪水衝力。兩端拱高七米餘,相向遞增高度。至橋中心孔高為十米半,利於主流排洩,拱頂懸“斬龍劍”一把,意在鎮懾蛟龍,免致氾濫雨水。橋身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樑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同治元年(1862),洪水氾濫,河水沖毀西岸三孔,遂加強木以渡,維持了15年。光緒四年(1878),郡守陳柱安、增生夏純花倡議募捐復修,得以修繕。民國前期,橋上亭圮。解放後,經省交通部門勘定,該橋屬全省大型橋樑之一,註冊定名“石阡大橋”。自六年代起,政府對橋塘墩、石欄進行了加固,並改兩端石阡級處為木杵橋樑,後又改為混凝土板橋,至此全橋增為十三孔跨,全長一百六十九米,高八米,橋面寬五米,安全載重十噸,為縣城至省城貴陽的必經之公路橋。
上午的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游完啟靈橋,吃中飯的時間便到了。
導遊黃桂蓉與蔣副會長商量之後,找了一處特色餐館,吃了一頓特色餐,讓吳總等人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糯餈粑粘黃豆粉,田理麥覺得武陵山中的飲食沒有多大差別,那糯餈粑粘黃豆粉他也吃過。
中飯結束時,田理麥買了單。
吃過午飯之後,黃桂蓉對蔣副會長說道:“蔣會長,下午我們只去看紅軍的指揮部行不?上午的時間安排太緊了,下午鬆散一點!”
蔣會長笑著說道:“好,小黃,今天整天的日程,你上午將時間趕了!”
“蔣會長,今天的行程,本來就只需要大半天時間,等會兒看完之後,讓吳總他們休息一下!”黃桂蓉說道。
蔣會長笑著開玩笑說道:“吳總,我們小黃挺體貼你的!”
吳總笑笑對黃桂蓉說道:“謝謝小黃!”
一行人坐車來了石阡縣城中心的長征路東側。
黃桂蓉一下車,便講解道:“石阡,是一個古老的地方,但它更是一塊熱土,無數的革命先烈長眠在了這裡。下面我們參觀的是紅軍團總指揮部舊址。
“這處舊址是一組中西合璧的建築群,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由經堂、神甫樓、修女樓三個建築所組成。紅軍軍團總指揮部及司令部舊址為南樓;石阡會議舊址為經堂;紅軍的許多高階將領等領導人住址為批樓。
“石阡是革命老區,紅軍長征曾兩次過境,在這裡留下了無數的豐功偉績。紅軍第一次到石阡是1934年7月,當時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紅軍一部主力,根據中央命令,從湘鄂西根據地出發,作為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轉移西征。在這過程中,經勞戰士們歷盡艱辛,用鮮血換來了紅某軍團主力與紅某軍的勝利會師,形成了一支強大的戰略整體。之後,開闢了湘、鄂、川、黔根據地,有利地配合了中央紅軍的長征。
“紅軍第二次到石阡是1935年11月,根據紅軍最高指揮部的指示和遵義會議精神,結合面臨的實際情況,決定向貴州石阡等地區進行戰略轉移,以建立新根據地。紅軍突破敵人封鎖,佔領部分重要城鎮,1936年1月向石阡挺進。11日直取石阡縣城。總指揮部、軍團司令部及其直屬機關,分別駐天主堂內,當時的軍團首長等領導人亦駐天主堂,其餘各部隊分別駐縣城郊區。紅軍在石阡進行了十天的休整,開展了以下主要活動:組織群眾打倒土豪劣紳,解救勞苦大眾;開展豐富生動的宣傳活動,傳播革命真理;建立游擊隊,擴充新戰士八百多人;修造武器,縫製軍裝;組織幹部學文化、政治;建立教導隊;派遣部隊殲擊反動武裝等。總政治部還在天主堂召開黨的積極分子活動會議,紅軍政治委員還做了重要報告。這次會議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