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專案。
侗族。侗族先民為古越人一支,唐代由嶺南入黔、湘、桂邊境定居,石阡境內侗族有楊、馮、羅、張、王、梁、饒、姚等48個姓氏。其中,以楊姓為最,楊姓多尊崇五代後梁城的刺史楊再思為祖先。
侗族婦女穿青色百褶裙,長大褲腳鑲花邊,束圍腰,系飄帶,足穿卷鼻雲鉤鞋。上裝分季,一般冬春著右衽無領衣,襯胸襟,頭挽盤髻,插銀梳或木梳。男子穿右衽無領短衣,長大褲腳,束腰帶,青布大包頭,後來有所改變,婦女穿長裝都是右衽無領,佈扣五顆,褲子上褲腰,喜歡包白帕或者絲帕,系繡花圍腰,男上裝為對襟衣布鈕釦五至七顆,老人則穿長衣右衽無領。
(未完待續。)
第三五0章 石阡的少數民族(二)
侗族人喜歡喝油茶,先將糯米煮好曬乾成陰米備用,逢年過節或貴賓至家,即將茶葉炒焦黃,加香油和鹽煮開,摻上陰米熬煮,連茶葉一起吃。春節期間,則將粑粑搓成小顆和油茶一起煮食,味香可口。清明時節,上坡採摘薅菜、清明菜,煮熟切細,配上板栗、花生和豬肉,與大米蒸熟,稱“八寶飯”或“清明飯”。
侗族人喜歡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他們建造的翹角樓房,別具一格。翹角樓豎於正房兩側,一般2到3層,人住樓上可以避潮。“遠望彎挑直上,近視樓層對出,兩個彎挑,象徵兩把彎刀,驅瘟逐邪”。另一個含義是祖先用彎刀對付外辱傳下來的紀念。侗族風雨橋是建築在村前寨後溝溪上的長廊式木板橋,是侗族主要的標誌之一。此外,還有水標、田標、路標、家標、魚標、寨標與特標等標誌。
侗族定居石阡後,最初青年戀愛,婚嫁比較自由。農閒時,男女青年在夜間圍坐“火堂”,女的唱歌,男的吹木葉或竹笛伴奏,稱“引歌座坐月”。經互相往來,男女雙方如果情投意合,即可相約成婚。明末清初,由於多民族雜居,尤其受漢民族文化的影響,侗家婚嫁也逐漸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約”進行。侗族人的婚姻習俗,採用“定根人錢、下書”、打書單、討庚、迎親”等禮儀。
侗族人死後,都要請陰陽先生擇吉地安葬,擇吉時抬上山。富裕人家或有名望的人家,有備三牲九禮祭奠亡靈。
死者停柩期間,直系親屬之晚輩,不準臥床休息,不準在靈柩前吸菸飲酒進食,並禁食葷腥。殉葬忌用鐵器和桐油漆過的器皿,三年內不能寫紅對聯,不包粽子,不孵小雞,稱為守喪三年。
每年冬季要殺牛祭祖先和祭“湖耳青草大王”;祭祀飛山廟,紀念十侗首領楊再思;春節時,為慶賀元宵,開展“毛龍舞”娛樂、玩茶燈等。
苗族。石阡苗族的祖先,為五陵蠻和五溪蠻。東漢馬援伐五溪,迫使苗族西遷,沿清水江、苗嶺深入貴州腹地散居。境內高山和邊緣山區的苗族還保留有過去的習慣,常年穿草鞋打綁腿,講苗語唱山歌。而生活在城鎮和交通要道的苗族,為免遭歧視逐漸從漢族習慣。
石阡境內的苗族婦女多穿欄杆線條鑲邊、袖套繡花的服裝。系花圍腰,胸襟領釦喜銀質,頭上包摺疊整齊的大圈青帕子,插銀花吊吊頭飾,耳戴大長銀耳環,手戴銀圈。苗族的圍裙類似百褶裙,裙上多刺繡鳳鳥花草,大都喜歡穿青色服裝。
縣境內的苗族人民,喜歡喝酒吃肉,除家禽家畜外,對飛禽走獸都喜歡,還喜歡吃酸的東西以及醃臘製品,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鬧川”的說法。他們將一時不能吃完的魚、肉、瓜菜之類配香料加鹽醃上封存,經年之後取出炒食,別具風味。
山高林處,層巒疊嶂的高王、聚鳳、坪山、甘溪、五德、石固、青陽等偏僻鄉,是縣內苗族的主要聚居地。
苗族的婚嫁,歷來比較自由,大多是本民族開親,一夫一妻制。以互相對歌選擇伴侶,新娘出嫁時不坐轎,也不哭嫁,而是聚集親友,鄰寨青年男女整夜唱歌。迎娶時,新娘要打傘,自己走到婆家。
苗族最隆重的節日是“四月八”,一是紀念苗族英雄亞努於四月八日戰逝;二是紀念牛王菩薩生辰;三是紀念釋迦牟尼佛祖的誕生。六月六日是紀念苗民六個祖先的節日,並把所有的衣服、被子曬出,俗稱“六月六曬衣服”。
老闆介紹完石阡的幾個少數民族,時間也不早了,吳總讓田理麥給每人買了一小袋苔茶。
一行人從茶館出來,又去街市上逛了一圈之後,便回到了賓館。
回到賓館之後,又去泡了溫泉。
第二天早晨,蔣副會長和導遊黃桂蓉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了賓館,導遊黃桂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