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部分(3 / 4)

小說:希望與圖騰 作者:花旗

四座風雨涼橋橋面亭廊均為木樑式結構,上面三層樓閣式廊頂錯落有致。

第一層為人行通道,第二層廊頂的兩端兩條昂首欲飛的青龍仰望,龍嘴裡含著紅色的寶珠。廊亭正中是一座寶塔式的亭閣,樓簷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玲瓏有致。

登上石階,走上橋廊,均勻隔開的十二間橋廊兩側各設有坐凳,坐凳全為木質材料,供人休憩。閣樓正中間橫樑上有‘某年某月修建’的字樣,橋端兩頭有文人墨客龍飛鳳舞的題詞,橋之文化厚重濃郁可見一斑。

田理麥四人在橋上遇見了一位七旬老人,那位老人也是晨溪大寨的,都與田理麥等四人認識,那老人坐在橋上,見了田理麥他們站起來說道:

“這龍河上以往也有一座大型的風雨涼橋,涼橋有七個大型石頭橋墩落於龍河之中。”

七旬老人邊說邊用手指向遺留在龍河的橋墩。

七旬老人告訴田理等,當時譚、覃、王、羅四大家族帶頭造龍河風雨涼橋時,方圓十里的百姓都紛紛趕來支援以完成這座屬於他們的幸福之橋。連大巖埡口那邊的人也來了。

但是,在落後的建造條件下,造橋顯然是一項浩大而危險的工程。

村民們在上游開山鑿石造橋墩,再借助水力運至修橋的地方,那時沒有水泥,人們就只能用石灰和桐油,還有糯米漿子等和泥建橋。

簡陋方式造出的橋墩在百年後的今天,依舊巍然不動,穩紮在江中,雖然橋已被一場大水沖走。

當地人說,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槳和泥建橋,是修橋師傅‘封鎮’過的,不會有問題。

所謂的“封鎮”,就是當地的一種習俗,用以祭拜賦予當地人以智慧和意志的神靈!

千百年來,土家人就是用他們獨特的聰慧與堅韌進行著與自然的通匯!

七旬老人說,原先的風雨涼橋亭廊中段,有一個木質的神龕擺放在一側木柱間,據說是用來供神的。

古老的風雨涼橋承載著當地居民對風調雨順、幸福安康的祈盼。

然而,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有人砸壞了神像,空留一木盒擺放在此,願望通達神靈的路口因此被暫時阻斷……

七旬老人還依稀記得他們兒時隨大人前來祭拜的情形:

居民們端著豬頭臘肉,燒香紙,撒酒於龍河,慶豐收,祈雨順。

說來也怪,自從有了這座橋,龍河許多來都沒發過大水。

“後來,也就是神像被砸那年,一場洪水淹沒了龍河兩岸不少的田地,一王氏人家全家被洪水捲走,風雨涼橋消失了,只留下了橋墩……”老人的眼裡似有淚珠。

聽了老人的回憶,田理麥的眼中彷彿看見:

橋上倚欄而立,撫摸木柱上斑駁的紋路,多少路途,世代的土家人這樣深深地走來;

空氣中素淡而遙遠的氣息,歷史的剪影滑過眼前:

頭包棉布帕子的老農叫賣著自產的大米,飽滿的米粒從指縫間珍珠般落在竹製米鬥裡;

姑娘、小夥子們身著精緻的西蘭卡普,在易貨背後演繹著含蓄浪漫的純真愛情;

馬兒蹄鈴,山貨滿載,叫賣聲中人挨人、揹簍蹭揹簍,熱鬧非凡……

雖然山裡春夏晴雨無常,風雨涼橋卻給當時的人們提供了最佳的易貨場所。

老人說,以前這裡是南來北往的重要通道,凡是來往的人群都要在龍河上“打一杵”(意即休息一下。)。

滄海桑田,風雨橋默默承受了太多太多夏季陣雨過後,而如今那古老的風雨涼橋而成老人的記憶。橫亙在龍河上的一下子有了四座風雨涼橋。

龍河的水面飄起一層霧氣,籠罩在霧氣之中的風雨橋猶如處在仙境一般。

第五五三章 與宋勤勤醉酒(一)

清爽的空氣讓人神清氣爽,波光粼粼的河水中,彷彿看見遊人或嬉戲於橋下,或憑舟與水親近,爽朗的笑聲迴盪在青山悠悠、綠水波光中,是繁華都市裡無論如何也尋求不到的人間仙境。

田理麥想及此,心中會心一笑:遊客們你們就醉心於此,將靈魂的視窗向大自然敞開哪怕一刻吧!

老人最後說,這四座風雨涼橋修成後,老人每天都要來橋上坐一坐,看看龍河裡的水,他說只可惜原來風雨涼橋上的一幅由清時武庠秦鍾嶽作的對聯現在沒有了,那對聯是:上聯:岸轉涪江,倒流西北三千里;下聯:橋通楚塞,橫鎖東南十萬峰。

田理麥對戴總三人說道:

“有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