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8年左右,整個聯盟一出手,將中國汽車汽配產業的國標體系往上抬升一個級別。
到了那時,在中國設計的車型就能無縫對接,送到歐美生產,年產十萬輛的全自動化生產線也不用招募幾千名工人,中國汽車工業橫掃世界的時代就來了。
15年左右,歐美基本也就不用搞汽車設計這種低階工作了,太麻煩,直接都在中國搞定。
所以說,還是德國政界有遠見,總覺得中國資本控股德國車企沒安好心,對,我他媽就真的沒安好心。
徐騰上午開一個會議,下午又在家裡和陳志辛、柳俊生、施泰德談了幾個小時,真的太忙,中間只能繼續讓洪姐和譚司機去送孩子上幼兒園。
馬就在旁邊聽著,不時參與討論,這是真要盡一盡聯席合夥人的職責呢!
中國汽車工業不容易啊,比電子商務產業的崛起難多了,華銀財團幹了整整十年,不知付出多少資本,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才終於有了這麼點成績。
從這個角度來說,徐騰覺得大家也不用太苛責國有五大車企,畢竟以華銀財團的付出程度,至少是他們加起來的總和還多幾倍,才能掙扎到今天這個水平,才能躋身全球六大車企,才有資格和日系車企正面較量。
談到最後,終究還是要談及斯堪尼亞公司的事。
這個事,陳志辛一直沒有表態,但像陸志豐、高培慶……這幾位資深高階合夥人,基本都是持放任自流的態度,和徐騰的意思是一樣的,既然無法完全整合,那就當是財務投資和技術聯盟,專注做好華騰的客車和卡車業務吧。
華騰汽車集團的卡車業務基礎底子是併購華菱,客車業務的基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