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舅舅大姨細姨還有姑姑家裡去借咯。”玉品把他們的狀況講了一遍,說:“要是能借,我肯定早就借了,實在是冇辦法呀,我倒是不要緊,定國還這麼小,餓起造孽哩。”然後雙手蒙臉,哽咽出聲,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
定謀想起父親棺木被放進洞穴然後蓋上厚厚泥土的情景,知道死亡就意味著永遠被埋在黑暗的地底下,不能與兄弟及夥伴們玩耍了,嚇得哭起來,說:“我不要媽媽死,也不要弟弟死。”玉品問:“那哥哥他們和奶奶呢?”定謀略一遲疑,說:“也不要。”玉品裝作束手無策的樣子說:“那怎麼辦呢?要是煮點烏龜吃就不會餓死,你又不讓我們殺。”定謀欲言又止,遲疑一會,說:“那就殺咯,不過我不吃。”
玉品抱起定謀放到膝上說:“不吃就會餓死啦,媽媽怎麼捨得定謀呢,媽媽最喜歡定謀了。”定謀堅定地說;“我不吃。”玉品知道八頭牛也改變不了老三決定,先和大家把烏龜弄上鍋,然後出門轉一圈來到屋後,把事先藏好的一小袋米背了回來,煮了點飯。
後來,玉品又認真研究了烏龜烹飪,開發總結出燉、炒、篜、烤、煨等多種做法。除了定謀,幾個孩子都踴躍響應大捉烏龜的指示,定國更是場場不落,帶回滿身泥水。定勇本來溜雞上了癮,有了雞籠還喜歡經常牽出來走走,現在早就移情別戀了,老朋友不僅天天困守籠中,有時還免不了忍飢挨餓。玉品如法炮製,將衝里人平時視而不見的青蛙、螃蟹、田螺等都一一變成了美味佳餚。摸田時把被石灰藥翻的黃鱔、泥鰍撿拾回家,大的剖肚去髒,小的直接曬乾,然後燻烤至金黃色,用辣椒炒著吃;吃了一回後,楊氏兄弟又掀起了捉鱔挖鰍高潮,定謀除了烏龜其餘的都喜歡吃,此時也不甘人後。
定國人小,手腳並用才能在泥水、草叢中騰挪幾步,好不容易抓到一條,正驚喜不已,咯咯笑個不停,這些光溜圓滑的生靈往往又扭身擺體,拼命從小手指縫間逃逸,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不止。最富戲劇性的是腳魚的上桌過程。
這天玉品匆匆開啟衣櫃,翻出一件支離破碎的爛衣,撕下一片布條,正給定忠包手指,嘴裡一直不停的唸叨著:“講了幾次要你慢一點,手要抓退些,做事要專心,總是不長記性,貓彈狗跳的就只記得田裡,先讓老弟他們捉一陣啦,又不是冇得你捉的,有的是,都快九歲的人了,還不曉得穩重一點,給老弟幾個作出榜樣…。”楊母則在一旁嘮叨:“我剁要得啦,硬要搶;這麼長一截豬吃得…”‘進’字還未出口,外邊由遠而近隱約傳來小孩尖厲的哭叫聲,玉品馬上聽出是定國聲音,講一聲‘自己包’就往外衝,定忠隨即跟出來,邊跑邊卷布,楊母好一陣才反應過來,慌得一雙小腳不知先邁哪一隻。
原來是定國竟然在溝渠裡發現一隻腳魚,覺得好玩,伸手去逗,食指被咬住了,二個哥哥手忙腳亂幫著弄了一會,反而越咬越緊,只得托住腳魚拉著定國往家裡趕。
玉品在半道上接著,彎腰一把扛起定國,一手抓託腳魚,以最快速度趕回家,拿起菜刀,把腳魚脖頸壓在凳面上,一刀砍了下去。處理好血肉模糊的傷手後,又開始打掃衛生,從地上撿起腳魚準備丟掉,因為衝里人從來不吃它,轉念一想:這麼多東西都吃得,為什麼不也試吃一次呢。遂把它去掉內臟燉熟,自己先吃了一碗,約摸半個鐘頭過去,沒見不良反應,一聲招呼,早已等得不耐煩的孩子們便爭先恐後開始食用,又一道美食就這樣誕生了。
帶著歡呼雀躍的孩子們享用熱氣騰騰的勞動成果是玉品一天最愉快的時光,看著他們一個個開始紅光滿面,身強體壯,尤其是定謀在野味的調養滋補下身體也逐漸結實起來,所有的疲乏都一掃而光。鍋內常年飯少薯多,定忠懂事,同母親、奶奶一樣主動多乘紅薯,米飯讓與弟弟吃,玉品心酸之餘頗感欣慰,而定勇和定謀經常會為爭搶米飯尤其是鍋巴吵鬧,有一回還拳腳相向。玉品尋思道: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這還了得。不得已騰出手來,比原計劃提前開始了禮節教育。
首先是日常舉止,小的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定忠則必須做到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頭次抽空示範的時候,幾個小的都嘻嘻哈哈,扮怪相作鬼臉,不成體統,玉品也不責罰。第二次則關了房門,獨自帶定忠在房間裡訓練,小的又好奇起來,擠在門縫或窗戶外看得起勁,嚷嚷著要進去,玉品全不理會,當沒聽見,如此幾次,門都快被拍爛。
玉品先對哭嚷得最兇的定國說:“你會認真學不?”定國頭點得跟雞啄米似的,玉品就把他放了進去,過一、二天才先後讓定謀和定勇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