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的路面衝擊載荷,電機抗振要求苛刻、
以及車輛大負荷低速爬長坡工況下容易出現冷卻不足,導致的輪轂電機過熱燒燬問題;車輪部位水和汙物等容易集存,導致電機的腐蝕破壞,壽命可靠性受影響;輪轂電機執行轉矩的波動可能會引起汽車輪胎、懸架以及轉向系統的振動和噪聲。
而且從整車控制角度考慮,輪轂電機驅動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電子差速控制,牽引力控制,汽車的橫擺角速度控制等等等等…等!
不過即使是這樣,李凡愚仍然覺得這種驅動方式如果實現,那麼對於電動汽車的操控,動力等效能提升,將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變革!
將大致的佈置方案和驅動形式定下,三學霸便立刻拿著李凡愚的那張草圖回去了。
現在研發中心的研發流程已經很清晰,而且隨著這三年來正信對研發團隊,各個工科類知名高校團隊的投資,以及對基層高學歷技師的培養,已經形成了非常高效和強大的研發生態圈。所以關於一些量產車研發之中具體的事情,他已經很少插手。
就比如即將下線的路虎發現,完全就是他出了一張外觀草圖。奇遇包括什麼總步,動力之類的設計,完完全全都是研發中心那幫小夥兒做出來的。發現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將所有設計定型並透過了測試,再有一個多星期就可以上市了,這證明研發中心的那幫傢伙現在也是吊的一逼。
不過這一次的研發內容有點兒特殊、擔心那群小子搞不定,李凡愚還是跟著三學霸一起,來到了徐複方的地盤概念車/構想實驗室。
這個部門可是一個非常規部門,在很多車企裡是沒有的。但是正信的研發工程師太有特點……或者說是研發工程師平均年齡很低,集體腦洞特別大。所以專門設立了這麼一個開腦洞,做一些可能根本就不能實現的概念車的地方。
得知李凡愚要搞能跟tslpallwy打擂臺的純電轎車,一群剛剛完成了一輪研發任務,精力無處釋放的傢伙興致很高。
特別是看到李凡愚的給出的總布和設計的時候,眾人的嘴咧開了。
“這東西、咱們有現成的啊!”一個穿著白大褂,長得跟《命運石之門》裡岡部倫太郎似得傢伙咧嘴笑道。
“啊?”李凡愚抬了抬手,“什麼時候的事兒,我咋不知道?”
“嘿嘿嘿嘿、師兄,你現在不常來研發中心,不知道的事兒多了。”
“是啊,就在你夏天的時候,搞i型公交車之後,我們自己組了個課題。研究電動力未來發展方向的。當時還申請了專項經費來著!”
“對啊,當時我們做出了一個,安置在懸架簧上,邊裝一個不隨輪轂運動,用萬向節傳動的,代號為‘陀螺’的輪轂電機。然後以這個電機跟咱們的超級溶態金屬電池結合,還參加了大學生方程式呢。”
我看你們主要是想參加大學生方程式吧混蛋!
聯想到這群傢伙一貫的愛玩和不著調,再看著眾人臉上的滑稽表情,李凡愚無力吐槽。
為了激發研發中心的課題深度,以及集團的技術儲備,集團對於這一類的研發經費給的很足。去年一年,光是用於孵化性研發課題的扶持經費,就花出去將近七個億。
“大學生方程式取得成績了沒?”李凡愚揉了揉太陽穴,暗暗為自己的那些經費心疼了一小下。
“並沒有!”
那個“岡部倫太郎”嘿嘿一笑,回答的很乾脆,“當時咱們還沒有高精度的永磁電機,再加上我們的電控系統精度不夠,所以賽車的最大速度沒能超過150km/h。速度不夠,空氣壓縮系統也不給力,導致溶態金屬電池溫度過高掛掉了、”
尼瑪!
李凡愚突然想打人。
“不過師兄,在前一段時間咱們的稀土永磁電機技術取得成果之後,我們對‘陀螺’輪轂電機的佈局進行了重新安排。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些日子正想去申請專利呢!”
間李凡愚腦門上青筋直蹦,“岡部倫太郎”連忙擺手,解釋道。
第1035章:廣旗的難
既然有了現成的技術,李凡愚自然不會捨近求遠。
不過在他預想之中的底盤平臺上,這個輪轂驅動系統可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在觀看了“岡部倫太郎”,也就是天城工大在讀研究生徐淼團隊的那個“陀螺”輪轂電機之後,他又利用設計專精技能,對其進行改動升級,將效能和精度指標提升了一個檔次。
在輪轂電機汽車的底盤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