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何愁之有?”薛紹問道。
“雖有了功名,卻無用武之地,姚某能不愁嗎?”姚元崇輕嘆了一聲,說道,“中不中狀元,姚某全不在意。只求能有三尺之地讓姚某發揮平生志願。姚某滿懷期望,今日去了吏部接受選官複審。但是上頭告訴我說,如今沒有適合的空缺官職授予姚某,讓姚某在長安等些時日。再不然,先去做個編書的校書郎。”
校書郎是秘書省與弘文館這些地方常置的小官,專門負責編書修書,就像是圖書館管理員,或者政刊雜誌編輯部的編輯。姚元崇在長安沒什麼後臺和人脈,就算中了狀元也很難得到好的官職任命,這並不奇怪。
薛紹笑了一笑,說道:“以姚兄之大才屈就校書郎,那是浪費光陰。”
“不然,能奈何?”姚元崇苦笑。
薛紹思考了片刻,說道:“兩三日後,你來參加我的燒尾宴。我正式引薦吏部尚書魏玄同給你認識。”
“不、不!”姚元崇連忙擺手,“姚某一介微末,何來資格參加公子的燒尾宴?再者說了,憑藉這樣的手段攀得官職,也非姚某所願哪!”
“姚兄,你又來了!”薛紹笑道,“大丈夫行於世,不必拘泥於俗規。姚兄有才能,只是缺乏一架向上攀爬的梯子。你忘了我跟你說過的那些話,大漢名將衛青還是起身於奴婢呢,要不是他姐姐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