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3 / 4)

小說:極品駙馬 作者:曾氏六合網

,但他的腦子特別活學東西也特別的快,口才好知識面也廣,像元萬頃那樣滔滔不絕的說上一兩個時辰,完全沒問題。

或許李仙緣治學沒有蕭至忠那樣嚴謹,但他最大的優勢在於頭腦靈活不僵化,很能接受新鮮事物也很有創新意識——這不就和講武院的辦學宗旨相符合了嘛!

於是薛紹經常把蕭至忠與李仙緣這兩個人叫到身邊,對他們面授機誼。講武院是一個新興的學堂,所學所教都是嶄新的事物,薛紹自己也是摸石子過河。有了嚴謹踏實的蕭至忠與靈活變通的李仙緣這兩個人當助教,上面還有學識淵博的大學者元萬頃提供助力,教師的團隊基本成形。

薛紹把自己整理的教案拿出來,讓四個人一同參詳修定。這以後,就將是講武院的辦學基礎。至於今後再要如何發展完善,就是群策群力,江山代有人才出了。

次日,一天的課結束吃過晚膳之後,眾人一同在玄武殿外的花圃間散步閒談,也有人吟些詩作來博些眾彩。

程伯獻不經意的說起,整日閉在這玄武殿裡不見天日,骨頭都要長毛了。不如我們來角抵或是比拳吧!

眾人一下退到好遠,可沒人想要跟他過招。

薛紹恰好看見,走了過去笑道:“程兄,憋不住了?”

程伯獻苦笑了兩聲,“以往在衛府裡,哪天不騎馬,哪天不練箭?來了玄武殿成天坐在學堂裡,像個老夫子一樣的寫寫畫畫。說實話,我真有點憋得慌了。”

薛紹點了點頭,有程伯獻這種想法的肯定不止一個。不說他,我自己何嘗不是感覺有些悶得慌?

於是薛紹道:“這樣吧,明日我們一同去北衙校場騎馬射箭,活動一下筋骨。”

“真的?”程伯獻大喜過望,哈哈的大笑,“那敢情好!俺老程要出一身猛汗了回來!”

眾人一聽這訊息,也都來了勁,“好,去北衙騎馬射箭,好!”

大唐尚武,書生騎馬射箭的都是不少。儒家六藝,騎與射都包含在其中。這不僅是一項軍事技能更是一項仕族喜聞樂見的運動。

“勞逸結合,對大家的身體也都有好處。”薛紹看清這是大多數人的意願,便果斷做出了決定,說道:“我馬上就請元公去聯絡一下,請北衙借校場我們一用。還得讓他們提拱一些馬匹與弓箭。我們這些將軍有馬,其他人可是大半沒有馬匹。”

薛紹這麼一說,懂軍事的程伯獻等人心裡就怔了怔,說道:“借校場容易,馬匹和弓箭怕是難借到吧?不如派個人去左奉宸衛說一聲,讓馮長史叫人送些弓馬過來?”

薛紹眨了眨眼睛,“先試試。不行再說。”

“也好。”

元萬頃這個講武院的當家人,聽薛紹一說這是天后的意思,馬上屁顛顛的去替薛紹跑腿辦事了。結果去了北衙一趟回來,年歲已高的元萬頃差點沒有氣絕身亡,對薛紹說羽林衛的人也太小器、太囂張了,非但不肯借馬借弓,連校場也不肯借用。說什麼兵家重地閒人免入。

“我們是閒人嗎?我們是閒人嗎?”元萬頃氣結,激動不已的拍著桌子,“真是豈有此理!”

“元公別生氣,羽林衛都是些不通文的粗魯軍漢,你可是大儒,別與他們一般見識。”薛紹連忙好言撫慰。

“哼……”元萬頃好不容易按捺了怒氣,說道,“現在如何是好?這點小事都辦不成,傳到天后那裡,你我都不必幹了!”

“元公勿急,待我思量。”薛紹想了一想,羽林軍不肯借弓馬,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凡大唐軍隊每衛每府自己的弓馬都是嚴格管制的軍事器械,要是有人找左奉宸衛借弓馬,也多半是個碰釘子的下場。

可是校場都不肯借一下,也就太不近人情了。

北衙的大校場的確是屬於是羽林軍的統轄區內,但其實並沒有在羽林軍的衛府裡面,而是座落在玄武門甕城中的一片大空地。那裡經常拿來舉辦一些公眾活動,比如千牛講武就經常在那裡舉行。但凡有人進出皇宮玄武門,也都從那裡經過。

也就是說,北衙大校場根本就不是什麼軍事禁區。羽林軍不肯出借,分明就是拿起雞毛當令箭,不給講武院面子。

程伯獻等人聽說了這事,都很氣憤。嚷嚷的說我們自己有弓有馬,不用找羽林軍借!——我們還偏就要去大校場騎馬射箭了,看他羽林軍還敢驅趕殺人不成?

馬上得到了一大片的響應!

現在大家同在講武院,有著同樣的經歷和需求,每天悶在玄武殿裡,誰不想出去透透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