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年2月,南京軍委會為預防未來京滬地區可能發生的不測,便命京滬區長官張治中開始了秘密的準備工作,並專門設立了一個指揮機構。
奉命之初,身為中央軍校教育長的張治中將軍從軍校內挑選了一批精幹軍官,開始了秘密的籌劃工作。為避開外界嫌疑,將這個未來的抗戰籌備司令部命名為高階教官室,對外像是一個教官工作、休息的地方。
隨著工作的不斷展開,人員越來越多,機構日益龐大,遂決定將此指揮機關移往蘇州,駐進了蘇州名園——留園。對外界,“高階教官室”已不再合適,便更名為“中央軍校野營辦事處”。
秘密的機構、秘密的工作,使張治中不但熟悉了淞滬地區的地形、地物,也為通訊、運輸作了充分的準備。有此基礎,蔣介石一聲令下,全軍當夜直入上海也就是極其自然的事了。但這幕前幕後的一切,上海市民當然無從知曉。
張治中將軍匆忙率部進駐上海,為的就是先發制敵。為這一天,他曾多次向蔣介石進言,戰火既已爆發,與其坐等日本人進攻,不如在其進攻企圖已暴露無遺時,先發制人,以神速的行動解決日本海軍陸戰隊在虹口、楊樹浦的兩大據點,使日本人失去上海,失去日後登陸華東的依託。在問過張治中有無把握並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蔣介石猶猶豫豫地接受了張治中將軍的建議。
兵貴神速!6年前曾在上海給日軍以重創的張治中並不怕日本人,眼下他擔心的只是意外事件的發生,影響了他的全盤計劃,6年前他有過教訓。
12日晚,進駐上海不到一天的張治中即完成了攻擊部署,預定13日拂曉向6000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