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知道“這樣的還款方式好像還是讓老百姓蒙受損失。”但史玉柱說:“如果要算利息算精神賠償,恐怕10多億元都不夠,但對於我來說,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5個億我也拿不出來。我感覺已經盡力了,良心上感覺安慰了。至於這兩種方案,我們做過電話調查,發現主要有兩類人,一類佔多數,說是打個5折一次給就行了;另一類是最好分兩期給70%,先給50%後給20%。我們開始報給珠海市的方案也是這樣的,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又相對提高了。現在大多數選擇的是第一種方案,我現在還差2000多萬元,年底前應該可以解決。”
“現在我個人拿出上億的錢已經不容易了,希望大家也能夠理解。”
至於為什麼定在這樣一個時間來“還債”?
史玉柱認為,“我是有壓力的,2000年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我就說過要在春節前把錢給還上,但是後來考慮到可能會對老百姓過春節造成不好影響,才改成了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由此,巨人史玉柱還錢的報道在各種新聞媒介上鋪天蓋地。一些網站還為此開闢專欄討論史玉柱還錢之舉,數百網友對史玉柱本人作出各種各樣的評價,而多數人對其能夠跌倒了再爬起來表示欽佩,並對史玉柱欠債還錢的行為給予正面評價——“史玉柱是真正的巨人”,“真正的英雄”,“是條漢子”。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三節 重建信譽:史玉柱還錢風波(2)
還款行動開始後,兩週內“90%的人找到了,來把錢拿走了。這裡面有部分是一次性的,一部分是100%的方案,一部分是70%的方案。75%的人選了100%的方案,要分兩次付,年底還要再付一次,這部分大概還涉及到2000萬元左右。”史玉柱說。
2.“揹著汙點做不了大事”
理想主義在創業初期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柱,如果沒有現實有效的表達,單純的理想主義就可能是另一個盲點。“希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成功的企業家”的史玉柱用還錢來表達他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可是,史玉柱收購珠海巨人大廈樓花的事情被炒得沸沸揚揚,有人叫好,說“烏鴉這麼黑,騙人錢財的那麼多,史玉柱退錢算有良心”的同時,也有人說這是一個預謀,是史玉柱精心策劃一個的炒作。因為大家欠錢都不喜歡還,有也不還,偏蹦出個好孩子史玉柱要還錢,於是眾人大疑:這肯定是商業炒作。
炒作不應是個貶義詞,比如大家選勞模,領導題詞大家都向勞模學習,這就是炒作,是廣告,是釋出,是宣傳——誰能說是貶義?而史玉柱的炒作是要付出代價的,史玉柱自稱“以自身抵押借錢”,收購上億元人民幣的樓花,弄不好要終身為奴。
於是,在那段時間,史玉柱曾經自己戲言“還錢還成了罪人。”
2001年2月9日,當民間對史玉柱還錢舉動議論愈演愈烈,爭辯不絕於耳之時,史玉柱接受了《北京青年報》專訪,在這篇以《我想站起來,揹著汙點做不了大事》的長篇專訪中,史玉柱正面回答了這些天各種媒體上對他的種種報道和議論:
記者:你斥資上億回購樓花還款百姓的事情炒得非常熱鬧,請問:還款百姓,究竟是善舉還是為自己的公司、為自己樹立良好的信譽形象?
史玉柱:我覺得兩者不矛盾,是統一的,我不諱言兩者都有。近日,經濟學家發言批評我:你巨人公司沒有“有限責任”四個字,說明你是個無限責任公司,你史玉柱本來就該還錢,沒什麼好宣揚的。我覺得很可笑,這位經濟學家不懂“法”。1992年,巨人公司註冊時還沒有《公司法》,沒有有限、無限責任之說。按照他們的觀點來說,這錢你史玉柱本來就該還,逃都逃不掉的,你應該把本、息一塊都還上,幾年來造成的經濟損失還上,精神損失也應該補上,我史玉柱個人借款1個多億還老百姓的錢,還錢還成罪人?媒體如果總這樣,我沒辦法,我無話可說。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我覺得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就是那段永遠也無法忘記的刻骨銘心的經歷。段永基有句話說得特別好,他說成功經驗的總結多數是扭曲的,失敗教訓的總結才是正確的。
記者:為什麼要還這些你本來可以不還的錢?在這個時代,這看上去太古典了。
史玉柱:因為我們堅信我們將來還是要做大事的。……揹著汙點做不了大事,誰都會說:“這個人把公司搞得一塌糊塗,欠老百姓錢也不還。”這樣的話你將來什麼事都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