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同飲一江水,因此絕對的孤獨是不存在的。我們日常講的孤獨,大抵是一種魯迅所說的“心造的幻影”,是我們的主觀感覺。它不以客觀事物的演變進化和客觀環境的新舊好壞為轉移,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的泥坑”。 其實,人類社會自從有了“文明”以來,就一直處在“資訊時代”。結繩記事就是最早的“硬碟”,烽火戲諸侯就是一次典型的“駭客”行動,焚書坑儒則是一場大規模的病毒發作。我們目前所驚歎的這個“資訊時代”,不過是早晚要來並早晚要過去的其中的一個小小的階段。無非是由於網路技術的發展造成了一個什麼“虛擬現實”,於是人們擔心人與人的實際交往會進一步減少,阿Q不再去趙太爺家舂米,而是坐在電腦前徹夜搜尋著“吳媽。COM”。然而冷靜地想想,我們什麼時候生活在不虛擬的現實裡過?人類的文明說到底,就是虛擬文明,想象文明,人類的歡樂和痛苦都源於此。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我們是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