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之恩。
李扶搖道謝之後,坐在長街上,抱著那盞燈籠,葉笙歌已經來到了這邊。
禪子看到葉笙歌之後雙手合十行禮,“見過葉觀主。”
禪子雖說要比葉笙歌大上不少,但是葉笙歌既然已經是沉斜山的觀主,那便要把禮數做足。
葉笙歌點點頭,她的臉色一樣不太好看,那道金光是某位聖人傾力一擊,一般的滄海聖人或許都不敢硬抗,可李扶搖和葉笙歌卻是幾乎扛住了一半,這樣的情況下,不死都已經算是好的了,如此傷勢,也在情理之中。
禪子對著李扶搖說明原委,便提起燈籠去了遠處,在那邊盤坐下來,低聲念著佛經。
葉笙歌來到李扶搖身旁坐下,葉笙歌坐下之後,隨口說道:“之前你把我推開做什麼?”
李扶搖理所當然的說道:“既然都是死,死一個和死兩個來比較,我還是願意死一個,況且你不死,還是有機會替我報仇的。”
“可是最後你怎麼又回來了?”
李扶搖知道答案,那答案不過是願意共赴死而已,只是有此一問,是想著藉此把話挑開了。
之前說過一次,但是遠不如此刻。
葉笙歌搖頭道:“不知道,只是想和你一起死。”
李扶搖苦笑不已,這樣的說法,真還是有些新鮮了,可是讓他苦笑的,倒不是因為這個說法,而是因為葉笙歌既然是這樣說,那就一定是這樣想的,既然是這樣想的,這才是讓李扶搖覺得無奈的。
李扶搖嘆了口氣。
中葉笙歌臉色蒼白,但是看著還別有一番味道,她攏了攏耳畔的鬢髮,平靜說道:“你喜歡那個女子,便去娶她,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沒有那麼複雜,你想得太多了。”
之前葉笙歌已經說過了,事情不復雜。
李扶搖轉換話題問道:“禪子說那位聖人請你我上靈山,你怎麼看?”
“我?”
葉笙歌看著李扶搖,很有些不解。
李扶搖笑了笑,沒有解釋什麼,只是在等答案。
葉笙歌說道:“那兩位聖人不會對你怎麼樣,你不是要去問他們問題,這不剛好。”
李扶搖說道:“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
靈山有聖人相邀,自然是最好的事情,那便要省去很多功夫了,去靈山裡,能夠問到他想要的結果固然好,問不到也不是什麼大事,那就結束佛土之行,回到山河那邊便是了。
“只是此刻靈山肯定來了許多人,不要急。”
葉笙歌對於局勢的觀察十分細緻入微,之前聚雨城裡有麼一道水劍,便是說明至少來了一位劍仙,在雲端出手的那道金光,也說明了有一位聖人,而且看這個局勢,絕對是不可能只有這麼兩位聖人而已。
如此局面下,要是貿然前往,只怕便真的會出現什麼問題。
畢竟今時今日,可沒有朝青秋來護住他們了。
想起護住,李扶搖便又想起了老祖宗,老祖宗之前千里出劍斬殺那位把他踩到腳下的朝暮境,這一次又提著燈籠將金光攔下,實在是為李扶搖操碎了心。
“這燈籠,好像不簡單。”
這燈籠都能夠將那道金光攔下,本來便不簡單,從某種情況下來說,這似乎和李扶搖身上的那柄尋仙劍一樣,都不是一般法器能夠比擬的。
過去的那些年裡,李扶搖提著這盞燈籠走過了很多地方,但是從來沒有發現他的用處。
只有在陳國邊境的時候,老祖宗來了一次。
事後李扶搖也只是覺得,這可能是老祖宗之前留在那上面的一縷劍氣而已,沒有什麼別的東西。
這盞燈籠的最大用處,只怕就只是讓那些境界低微的小妖修不敢靠近,而讓李扶搖修行的時候平心靜氣了。
可是今天來看,並不是這樣。
這裡面大有玄機。
葉笙歌忽然想到了一個可能,她有些試探的說道:“靈山之上,也有一盞燈籠……”
那盞燈籠,這盞燈籠,李扶搖低頭看著這盞已經熄滅了,再也點不燃的燈籠。
若是這盞燈籠和靈山上的那盞燈籠有淵源,那麼這盞燈籠又是怎麼來到老祖宗的手裡的?
這其中的東西,太過複雜,真的說不通。
真相如何,還是得上靈山去看,包括六千年前的事情,一樣都要去靈山才能有結果。
李扶搖深吸一口氣,收好燈籠,看著葉笙歌說道:“走一次靈山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