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如果李不棄能夠統軍,那麼李不棄肯定會盡力展現自己的本事,為以後單獨領兵作準備。但給別人當副手嘛,在明鎬明顯不友好的情況下他就準備打醬油了。但是該做的樣子還是要做好的,每天一早起來他就會圍著貝州勘察地理,或者到各營中視察製造器械的進度,還在自己的帳篷前豎了一根木杆,上面掛個布袋觀察風向。
王信他們說得確實不錯,貝州周圍木材真的很缺乏。為了避免遼軍進犯時能夠就近砍樹製造攻城器械,樹木一旦長大就會被砍掉。而且貝州義軍當初被圍死之前,又把周圍的樹木給砍了一遍,官軍到達後又要柴薪做飯取暖,結果就把貝州周圍全給砍禿了。現在製造器械的木材都要從南面其他州縣運來,或者扒了民房把房梁起下來。李不棄估計這一仗打完,貝州也就剩不下幾棟完整的房子了。
就算南面州縣強徵大批民夫輸送木料,製造器械的速度還是上不去,眼看五天時間最多打造二百多部攻城器械。這麼點兒器械分配到四面城牆,只能是一波流,但是明鎬顯然沒有推遲進攻時間的意思。李不棄現在也不準備發聲了,就準備搬個小板凳泡壺茶看明鎬到底怎麼打,也看看河北禁軍的戰鬥力到底如何,因為估計這幾年可能要和遼國開片啊。
攻城前兩天明鎬終於拿出了攻城方案。他決定在城北佯攻,其他三個方向同時攻打,並且仔細分配了兵力,細緻地講解如何填平壕溝,如何讓各兵種緊密配合,說得頭頭是道,把自己都說得信心百倍了。但是李不棄卻在心裡說:“你連預備隊都沒有明確,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
剛佈置完攻城,振武軍一個營就到了。李不棄一算平均每天行軍接近三十公里,在這個時代已經很不錯了,何況進入河北地界後一直是時刻準備戰鬥,自然不能全力行軍。
因為只有一個指揮,人看起來不多,所以還遭到一股彌勒教徒的伏擊,但是王昭明和楊世卿都是按照操典要求騎兵斥候放出二十里,大隊前方還有尖兵,所以早早就發現了彌勒教的埋伏,擺開戰鬥隊形發動攻擊。彌勒教雖然有五六百人,但是隻有少量制式兵器,指揮也不行,就是一擁而上,王昭明指揮部隊擺開鴛鴦陣一會兒就把他們打散了,然後就是騎兵追砍,一共殺傷擒獲二百餘人。而振武軍一共只被弓箭射傷了三人,死了一匹馬。
在報告了一路的情況後,王昭明看看帳內沒有外人,不由埋怨起李不棄來:“中正啊,聽說你在朝會時說怕把振武軍打光,不讓振武軍上陣?你該知道我大宋將不私兵,你這樣說話可是犯了忌諱。”
其實李不棄那天是想若是到了戰場上明鎬要把振武軍填進去他再阻止的話就更說不清了,還不如當著皇帝的面要求不讓振武軍上陣,這樣還有解釋的餘地,可以讓皇帝認為李不棄單純只是心疼自己的心血,這也符合李不棄有什麼說什麼的一貫形象。所以兩害相權,他明知犯忌諱還是在皇帝面前提出振武軍的事。
王昭明這樣的世家子弟難得提醒別人,李不棄立刻真心的表示感謝:“多些哥哥提醒。只是這振武軍不但是小弟的心血,也是官家的心血,小弟實在是怕讓人一道亂命就毀了,腦袋一熱就說了這話。現在想來確實不妥。”
王昭明說:“兄弟你雖然聰明,但是說話還是太直,以後說話一定要三思,再不可犯這樣的錯誤。”
李不棄連忙表示受教了。楊世卿問:“中正,不讓振武軍上陣那我們來幹什麼?”
李不棄說:“先見識見識不好嗎?也感受一下大戰是個什麼樣子,將來戰士真的上了戰場不會發懵。”
兩天後,正是小年,三更時分軍官們把士兵都叫起來。振武軍這邊炊事員也熬了大鍋的肉湯,蒸好饃饃分發給官兵。吃完早飯,每人還得了兩張大餅作為午飯。其他的官軍可就沒有這麼好的福利了,吃過早飯,估計至少也要等到傍晚才能有下一頓。
五更時分,號角就吹了起來,大軍在營中點著火把列隊完畢,已經在中軍大帳領受了命令的軍官們回到各營地把部隊帶到城下。一時貝州城四周火光映天,誰都知道馬上要攻城了。李不棄要協助明鎬,便把振武軍帶到城北的將臺下列隊等待觀看攻城實況。
陽光碟機散了薄霧,官軍的佇列全部佈置完成。
明鎬在城南部署了兩萬人,放眼望去,黑壓壓一片,如果不是佇列之間旌旗招展以示區別,李不棄真是分不出各部的不同。
李不棄參加過幾次金明池閱兵,那時候都是鼓樂喧天,可此時卻除了傳令的呼喝,和馬匹嘶鳴卻聽不到任何其他的聲音。從這一點來看,現在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