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子監外貼揭帖的事情。這都是關於財計的問題,皇帝若是有疑問必定要問三司的人,誰讓你三司就是執掌財計的呢?
張堯佐感覺皇帝不問才怪,三司都回答不上來的問題皇帝不好奇嗎?而且李不棄這些問題其實是關係國家財計大事的,皇帝為了自己的天下也要關心。
他想到皇帝問起時自己無法回答就是一陣頭疼。不過李不棄把問題公佈出來總比直接捅到皇帝那裡要好,他還可以有時間準備。他連忙召集了屬官和積年老吏前來商議,可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個人說得都有道理,但是每個人又都會被別人找出漏洞,爭論到散衙一個問題也沒討論清楚。
結果就是散衙之後亢奮起來的三司官員們把辯論會場轉移到茶樓酒肆接著幹。只是他們發現,這些地方的人們也都在辯論同樣的事情。
“啊,不棄啊,你這問題確實有趣。初看這些問題都沒有什麼難的,只是無論如何回答總是有毛病。我和家裡的管事、賬房商議了一下午,一個問題也答不了。你告訴我這答案到底是什麼,我保證不說出去。”曹佾連茶都顧不得喝緊盯著李不棄問。
李不棄要誘導宋人自己去發現經濟規律,所以才把這些問題寫出來讓他們去研究,當然不能說自己已經知道答案,於是兩手一攤,很無辜地說:“我若是有答案還這般大動干戈作什麼?就是因為我想不出答案來才張榜求賢的啊。我想著現在京城這麼多舉子,總有人能回答這些問題吧?”
曹佾問:“你既然沒有答案,若是有人答了,你怎知他答的對不對?”
李不棄說:“可以辯一辯啊。國舅讀過《鹽鐵論》吧?桑弘羊和那些賢良文學最後其實也沒有辯出個結果來,但卻有所建明,於後世裨益,這就行了。”
曹國舅點頭說:“這麼說來也有道理。你提了這麼多問題,將來倒是可以把所得藉成一本書,定然比《鹽鐵論》更勝一籌。”
李不棄也不謙虛:“希望如此吧。”
曹國舅又顯擺起他訊息靈通來:“剛才我聽了一個關於你的訊息。你可知道張妃的叔叔,三司副使張堯佐遞了本章舉薦你作三司判官呢。”
李不棄著實吃了一驚:“竟有此事?”
李不棄和張堯佐沒交情啊。而且張堯佐雖然因為侄女是后妃算是內戚,但無論如何是在文官序列中一步步爬上來的,算是正統文官,這樣的人怎麼會突然想起舉薦李不棄了呢?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事兒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