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蝦、香料和布匹僱傭當地人開挖水渠。
正是因為肥料的充足供應,又有充足的灌溉,島上漢人的田地畝產比中原還要高些。耽羅的土人從漢人這裡學會了先進的耕種方法,開挖溝渠灌溉,又得到了優質的農具,糧食產量也大幅度提高。所以其實現在島上的糧食是接近自給自足的,壓力主要來自每年新增的移民。但是隨著島上漢人越來越多,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接納移民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張英娘還看到大群雞鴨在碼頭附近逡巡著等待漁船回來把小魚小蝦扔給它們,牛羊在草地上安閒地吃草,豬們哼哼著四處拱地尋食,契丹馬在山間追逐嘶鳴。在中原這都是難得的富饒景象。
但島上的漢人卻沒有幾個悠閒的,勞動力們不是在田間勞作、整治溝渠,就是每天從海上載回魚蝦加工成乾魚,有些閒暇還要進行軍事訓練。老人們則帶孩子,放牲口。每天晚上在鎮子中央的議事廳,羅大哥和石大哥都會如縣官一樣坐在那裡分派任務,這是以前只存在於想象中的事情。
小孩子們也不閒著。除了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還要上學。全日制啊!上午學識字算數,下午習武學射,羅通說等天氣暖和了小孩兒們還需要學習游泳和駕船,這都是李不棄提出的要求。張英娘看看孩子們用的課本,居然和汴梁李家義學用的是一樣的。看來李不棄真是用心了。
更讓張英娘覺得李不棄在耽羅島用了心的是在山上新種的一些樹苗。除了桃、梨等常見的果樹,還有一種張英娘沒有見過的,羅通說這是生長在南方的柑橘,李不棄特意讓人把樹苗運到登州然後運來的。
以張英娘他們樸素的思想來看,耽羅島上的生活雖然還有些清苦,但是沒有官府的搜刮,沒有豪強的欺壓,已經算得上世外桃源的生活了。而張英娘在李不棄身邊待得這麼長時間,自然知道島上幸福的生活實際是來自李不棄細心的籌劃。此刻對李不棄的認識更深了一層。當羅通和石峰問她婚事怎麼辦的時候她只是暗示他們不必操心了,並且說自己再住幾天就要回汴梁去,李不棄有好多事離了她就玩兒不轉呢。
當班船回航時,張英娘懷著一顆充滿了憧憬的心踏上了航程。來耽羅島這一趟讓她看到了一種過去無法想象的前景,他她要回到汴梁去,想看看那個與眾不同的男人是否能實現他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