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見兼了樞密使的宰相文彥博和龐籍等人一臉鄭重,忙問:“兩位卿家,是什麼緊急軍情?”
龐籍先答道:“陛下,剛剛收到河北經略使司的報告,說三日前,李不棄率振武軍和警察司騎兵全部前往長城口偷襲遼軍糧道,至今沒有訊息。”
現在趙禎的御案旁邊就掛了河北兩軍態勢圖,趙禎連忙看過去。太監李永和連忙指出了長城口的位置,趙禎一看那個長城口周圍全是代表遼軍的標誌,不禁倒吸一口冷氣:“李不棄真的去長城口了?”
文彥博說:“這裡有李不棄的札子,明明白白寫著他將進兵長城口以斷遼人糧道。”
趙禎問:“那李不棄還能回來嗎?”
文彥博和龐籍都沒說話,但是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文彥博說:“河北經略司的奏報中附了李不棄的札子,請陛下一閱。”
趙禎忙看李不棄的札子,見完全是謝恩絕筆的意思。李不棄在札子裡說自己為了上報趙禎知遇之恩,下免黎民戰亂之苦,定要把遼人糧道截斷,只要逼退遼軍,不求馬革裹屍。字裡行間,完全是一種慷慨赴死的情緒,看得趙禎不禁動容。
趙禎把札子反覆看了兩遍才紅著眼圈抬頭說道:“李不棄在札子裡建議建立‘忠烈祠’,供奉為大宋捐軀的將士。你們以為如何?”
文彥博說:“臣以為為國捐軀的功臣可以配享皇家宗廟,不必再多此一舉。”
龐籍雖然對李不棄這種捨生取義的行為也很感動,但是對李不棄這個建議仍然不以為然,見趙禎看向他便施展拖字訣:“臣以為此事應著禮部商議。”
建不建忠烈祠不是急務。文彥博已經認定若是李不棄真的去打長城口就是死定了,急著善後,說道:“李不棄如此行事雖然忠心,但是失於魯莽。夏子喬和韓稚圭擔心,若是李不棄失陷與遼國對我大宋的民心士氣都是一大打擊,因此請陛下早做決斷。”
見趙禎沒有明白,文彥博解釋說:“李不棄近年來多有發明,其名聲人人皆知。他又被人傳為名將,若是連他都敗於遼人,那麼百姓軍士必定益恐遼人,則民心士氣定會大受打擊,遼人志氣益張,恐於戰事不利。”
“啊?那怎麼辦?”皇帝驚問。
“韓稚圭請求,若是李不棄成仁的訊息傳來就宣揚李不棄此次本就抱定取義成仁的決心,使天下百姓知其敗非戰之罪也。如此,便是遼人以後宣揚李不棄之敗,百姓已經知道李不棄此去九死一生,失敗是必然,自然便不會被嚇到。”
趙禎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忙問:“難道李不棄就沒有生還的希望?”
文彥博和龐籍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龐籍一字一頓地說:“希望渺茫,九死一生而已。”
這下皇帝不再說什麼。沉默了半天,他才說:“好吧。就按韓卿所奏。若是有什麼訊息,當立即報與朕知曉。你們也先擬個章程出來,對此次出戰的官兵當厚加撫卹。”
厚加撫卹原本就是激勵將士殺敵的應有之義,文彥博和龐籍自然不會反對。在他們眼裡,李不棄戰死或者被俘的訊息傳來只是早晚的事情。看李不棄的扎子裡,充滿了慷慨赴死之意,所以幾乎可以肯定,傳來的只會是李不棄戰死的訊息。所以李不棄的是死定了,就連韓琦這個和李不棄極端不對付的人都不提李不棄如此行險極為孟浪,他們就更不會說李不棄的壞話了。
文彥博和龐籍退出後,趙禎的臉色一直陰沉得和鍋底一樣,殿內的內侍和宮女都小心地屏住呼吸,生怕出了一點兒聲息招來責罰。
趙禎也是此時才清楚地認識到,李不棄對於他來說是一個不同於普通臣子的存在。但是是如何不同,他一時有想不明白,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可能隱隱對李不棄有著極大的期望,認為凡事李不棄都是有些辦法的,李不棄一死國家將來就失了一處棟樑。
正在趙禎心情低落之時,提舉皇城司的甘召吉小心地走上前來,腳步輕得皇帝都沒有察覺。他用低得比蚊子哼哼略大的聲音稟報:“陛下,警察司判官連廣智求見,有破遼之策上奏。”
雖然甘召吉聲音很低,但是因為大殿裡太安靜,皇帝還是聽清了。這位皇帝登基已經有二十多年,做皇帝的功夫早就爐火純青。聽說連廣智有破敵之策進獻,連忙調整心情,說了聲:“宣!”
警察司是特殊部門,現在是直屬皇帝,所以連廣智這個警察司判官是可以直接面見皇帝的,這也是為了制衡警察司主官的措施。
待連廣智進殿行禮之後,趙禎便問:“連卿,你有何破遼國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