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讓習慣了鋼筋水泥反射耀眼陽光的李不棄來說,其實大宋的夏天真不算熱,但大宋就是流行在房間四角放上冰盆降溫。你不這麼做,出門都不好意思說你是富裕人家。因為趙敏堅持,李不棄也就妥協了,何況在書房裡放上冰,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李不棄親自拿起一塊西瓜遞給一個三十出頭,雙目精光閃爍的大漢說:“巨來兄,來嚐嚐這西瓜甚是消暑。”
這西瓜本是漢朝時就傳入中原的,只是因為不能當飯吃,戰亂年代沒人種它,此時的宋人見過這東西的卻是不多,反倒是遼國有種植的。李不棄派往遼國的細作不但有打探情報的責任,還有摸清遼國物產的職責,便送回這西瓜種子來。李不棄便在淳澤監種了一些。
俗話說“旱瓜澇棗”,今年天旱了,西瓜反倒特別的甜。如今西瓜成熟,淳澤監那邊便送了一批過來,李不棄就先切開幾個與大家一飽口福。
看來陳墨吟也沒有見過西瓜,把那片西瓜接在手裡先端詳了一番,然後才輕輕咬了一口。李不棄看他的樣子,也是仔細人吶。
陳墨吟原是李不棄龐大幕僚班子中專管蒐集、整理日本和高麗情報諸人中的一個,李不棄和他說話並不多。姚剛說他文采並不突出,但卻是個善於行動的人。這次李不棄從幕僚中招募願意去北海島協助周青的人,陳墨吟是唯一一個報名的。
既然沒有選擇的餘地,李不棄就只能寄希望於陳墨吟能夠幫助周青把接下來肢解倭國的行動做好。現在北海島上只有一群武夫,有一個懂些韜略的人過去總歸能夠幫他們把事情做得周全一些。
吃過西瓜,李不棄就說:“巨來兄可知這西瓜原不是我中華所產,是從萬里之外傳過來的。海外有好東西啊,不過要想讓海外的好東西為我中華所用,還需要不畏艱險的精神。如張騫鑿空西域使漢家兒郎得食西方果蔬,班定遠使西域歸我華夏版圖,這種英雄已不多見了。巨來兄能有志效此等英雄,必能建不世功業。”
陳墨吟卻說:“官人過獎了,我敢去北海島卻是因為倭國已入官人瓠中,現在只缺一人操刀而已。”
李不棄和姚剛、朱昌生都對視了一眼,然後問:“巨來兄為何如此說?”
陳墨吟微笑道:“我一直負責整理倭國和高麗的情報,對倭國情形比較瞭解。我又注意到官人可以向高麗賣鐵質農具,甚至向女真人賣刀斧鐵鏟,但是卻千方百計控制向倭國出售這些東西,同時卻仔細蒐集倭國內部氏族和大名的情況,就隱約猜到官人早就在安排什麼事情。官人大概不記得了,有一次,官人慨嘆倭國雖然有大量大宋急需的礦產,卻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開採。我聽官人有此感嘆,才明白官人到底要作什麼。”
這陳墨吟還真是個有心人,李不棄呵呵一笑說:“那你來說說我要在倭國作什麼。”
陳墨吟有些興奮地說:“自然是讓倭國之地盡為我有了。”
說完,他看到李不棄、姚剛和朱昌生臉上都是似笑非笑的表情忙問:“難道不是這樣嗎?”
姚剛說:“倭國多山少田,尤其是多火山,除了礦產木材和海產雖豐,但糧食卻不足。若是吞併倭國,就要置官吏,就要駐軍,還要養民,所費只怕得不償失。”
這下陳墨吟疑惑了,遲疑道:“那麼為何……”
姚剛笑道:“巨來且聽我慢慢道來。倭國糧食不能自給,百姓窮困,這樣的地方若是急於吞併只怕得不償失,因此必要等水到渠成之時,甚至根本就不必吞併,只要倭國那些我們需要的出產全部供應大宋就是。如此,大宋仍然佔有其資源,卻不必操心如何贍養其百姓,不知省了多少麻煩。這個原則叫做利益最大化。”
見陳墨吟還是想不明白其中道理,姚剛給他解釋說:“倭國這種地方物產是礦產、木材和海產,糧食、布匹、藥材這些必需品卻難自給自足,必須要大量購買。能提供這些東西的卻只有我大宋。你想想,倭人購買這些東西就必須用物產來換,最後只透過作買賣,倭國的物產就會流向大宋。就是大宋佔有了倭國的資源,但是卻不必考慮倭國國內的問題。”
陳墨吟想了半天才豁然開朗,說:“如此果然省了很多麻煩。”然後他又疑惑道:“可是既然不需吞併倭國,又為何費這麼多手腳?”
李不棄說:“剛才那是預計中最好的情況。但是還有可能出現倭國不把我們需要的東西賣給我們,賣高價,甚至極端的情況下會反過來搶大宋一把。畢竟海路千里迢迢,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我們現在必須未雨綢繆把這種可能性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