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缺錢糧好啊!要是不缺錢糧,他李不棄心眼兒再多也玩兒不過一幫老狐狸,何況他還不是那種心眼兒多的人。但是大宋缺錢糧,就逼得皇帝和文彥博他們對自己的建議不能當耳旁風,有些措施就算不認同也不得不實施。
當文彥博他們向皇帝叫苦之後,皇帝就同意把李不棄叫來問問李不棄有什麼法子解決當前的問題。實在也是本朝就沒有做過移民的事情,對移民就沒有懂行的。
李不棄被叫到崇政殿,聽文彥博說了朝廷目前的窘境之後便說:“文相公,下官雖然已經安排警察司做過一些調查,但是那都是建立在有充足的錢糧,按部就班操作的基礎上。突然移民數萬百姓,又無錢糧,下官也難為無米之炊啊。卻不知相公們準備把這些百姓安置在哪裡?”
龐籍說:“老夫等人正是發愁此事。警察司既然做過調查,那麼你說何處合適?”
李不棄就說:“下官以前安排警察司的人手對荊湖北路、荊湖南路以及廣南路進行了一些初步調查,那裡大多地方地廣人稀,有些地區確實有地方可以移民過去。但是這次要移民的卻是河北百姓,千里迢迢,不習慣南方潮溼天氣,若是直接移民過去,人生地不熟只怕很快就會病死很多人。若是錢糧充足還可以讓他們慢慢適應兩年,但是沒有錢糧,光是這一路走過去就不知要死多少人。如此移民不但不是造福百姓,反而是害了他們。而且大規模移民,難免和當地土著蠻夷衝突。”
一聽可能會發生衝突,文彥博當即就說:“此時萬萬不可再生戰端,如此萬萬不可。”
李不棄笑道:“朝廷又沒有錢糧,又沒有閒置土地安置這些百姓。驟然之間我也無法可想啊。”
李不棄說的是實話,從皇帝和宰執們來看這卻實是無解的問題。於是殿中一時陷入沉默。趙禎見議不出個結果來,也是煩惱,便讓眾人退下。李不棄卻突然說道:“若是招募廂軍和移民的法子都不行,倒是還有個法子可以試試。”
趙禎忙問:“什麼法子,說來聽聽。”
李不棄說:“現在海商每年往來北海島,已經開始在那裡建立村鎮,捕捉海豹鯨魚,開墾田地,卻缺乏人手,因此才能從遼國弄人口運往北海島。若是要求海商必須從河北招募人手出海,卻不就減少了需要朝廷救濟的百姓數目?而且移民海外的費用不必朝廷負擔。只是如此一來便侵奪了海商的利潤,因此還要費一番口舌。”
文彥博和龐籍等人都若有所思地瞥了李不棄一眼,各自心中琢磨起李不棄的意圖來。誰都知道李不棄是東線海商的總後臺,他這麼作是什麼目的呢?他們不會幼稚到認為李不棄就是為了給朝廷分憂,把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必然是有好處的。
李不棄卻不管宰執們的想法,就像是受到了自己的啟發之後突然冒出了一些想法一樣興奮地說:“便是隻能移一萬百姓過去,朝廷也可以設官管轄。當地土人為化外野人,正可派人教化之,使之成為大宋子民。”
不等文彥博和龐籍揣摩清楚向海外移民的利弊,讀書讀傻了的趙禎卻說:“此舉只怕不妥。海外荒蠻之地,遠離大宋萬里之遙,把朕的子民送到那裡,朕不忍心。”
李不棄的臉都抽成了包子了,只好耐著性子解釋:“陛下,北海是荒蠻之地不假,可是荊湖、廣南沒有開發的地方也是荒蠻之地。從登州出海往北海島四五千裡,從黃河下游往荊湘也有兩三千里,說北海遠,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只不過往北海去需要走海路,但是北海島對河北百姓來說可說氣候宜人,又無荊湘、廣南的瘴癘,卻是更容易生活的地方。”
“是這樣嗎?”文彥博目光閃動,心裡立時就有些開始傾向移民北海道。這財政壓力實在是讓他苦不堪言了,若是能夠不花錢就安置幾萬人,那是再好不過,就算讓李不棄得些好處又有何妨。只是他也要保全自己也不能讓言官們彈劾成篩子。
言官們才不管朝廷有沒有錢糧,有沒有地方安置這些百姓,但是隻要他文彥博敢把這些百姓送出海,肯定就會彈劾他這個宰相殘害大宋子民。至於最後這些百姓得不到安置被大水衝了去,那就又多了一條彈劾宰相的罪證,虧的又不是他們。所以文彥博很需要一些能堵得住言官的嘴的理由。
李不棄說:“是啊。想來相公對北海島的情況不甚瞭解,可以召來去過北海島的海商詢問。”
龐籍問:“可是這麼遠的路途,只怕不是一年兩年能夠把數萬人移走的。”
李不棄說:“黃河剛剛改道,三年之內也不會再決口。因此緩緩圖之也是可以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