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進宋軍大陣的遼國騎兵看到被四面圍住,立刻作出了判斷。用來不及抱團的幾百人衝擊驗證的步兵槍陣那就是找死,衝過來的宋人騎兵也有一千以上,人數明顯佔優,硬拼也是死路一條。在他們看來也許從宋人車隊和步兵之間的口子合攏之前衝出去是活命機率最大的辦法。
於是幾乎沒有猶豫,這些騎兵們迅速分成兩個方向向著東西兩個方向衝刺起來。但是他們馬上就發現他們的選擇也不見得強多少。
雨點一樣的箭矢不斷從車牆後面飛出來,冰雹一樣的標槍和泥球在騎兵的佇列不斷把生命帶走。騎兵軍官下意識地想離車牆遠一些,結果就被逼得靠近宋人的步兵陣列。因為弓弩射擊橫向移動目標其實是很困難的,所以他們想堵宋人步兵的射擊比迎頭射來的箭雨殺傷力小。
但是這次宋人是靠著人數眾多不計成本地發射弓弩,雖然遼人緊緊伏在馬鞍上減小被弓弩射中的可能性,但仍然難以躲開密雨一樣的箭矢。很多馬匹朝向宋軍步陣的一側給射得象刺蝟一樣哀鳴著倒地,把騎手摔在雪地上,被後面的馬匹踩得骨斷筋折。
畢竟遼人也是四十多年沒有見識過如此密集的箭雨了,很多膽子稍小的騎兵驚叫著調轉方向企圖脫離箭雨的打擊。但是在狂奔的馬群中轉向非常危險,貿然的轉向引發了一系列的碰撞和磕絆,使跑在後面的騎兵不得不減速。這讓遼人暴露在箭雨中的時間更加延長,更多的人給射死。
這樣的拼死衝鋒需要一鼓作氣,只要稍微心生怯意,衝鋒的勢頭就不行了。跑在後面的遼人騎兵又開始彷徨起來,但是宋軍步兵的槍陣已經擠壓過來,而且從據馬槍後面不斷拋灑過來箭矢給遼人造成傷亡,另一邊保州和高陽關的騎兵也蜂擁而至。
一些兇悍的遼人嚎叫著揮舞狼牙棒、骨朵、大刀長槍衝向宋軍騎兵企圖拼死相搏,但也有很多遼人已經兩股戰戰不知所措,因為在遼國的傳說中宋人就是軟弱的代表,他們從沒有想過面對的宋人不但有比西夏人更好的裝備,還有西夏人一樣的戰鬥意志。
外圍的遼軍騎兵看到車隊緩緩向步兵本陣靠攏,把一部分自己人隔斷在宋軍陣中立刻發了狂。
遼人軍中好多是父子、兄弟、朋友,見到親戚朋友被裹入宋軍陣中怎麼可能聽之任之,立刻向宋軍拼命衝擊。但是宋人的車陣形成了一道弧形,所有的弩箭和標槍象不要錢一樣的不斷髮射。宋軍步兵也分出一個方隊加強了缺口的部位,弓弩潑水一樣發射,與車陣發射的弓弩形成交叉射擊。
在缺口的地方,箭矢是如此密集,甚至經常有交叉飛過的箭矢撞在一起。而偏廂車上撞在的輕型投石機也把三角釘幾十個幾十個地扔在那個缺口前。在這樣的密集打擊下,看似逃生之路的那兩個缺口前,逐漸堆滿了人馬的屍體,卻沒有一匹馬能夠衝進缺口。
文殊奴已經紅了眼。和他關係很好的小舅子就陷在宋軍陣中。從外面的情形來看,陷在陣中的人肯定是更加危險。見不能從缺口處撕開口子,文殊奴命令部下:“傳令!進攻宋人的車牆和宋軍步兵,一定要把宋人的隊形撕開!”
命令很快被傳出去,遼人騎兵開始把進攻的方向轉向車陣和突出陣型外的宋軍步兵方陣。果然宋軍步兵為了自保,更多轉向射擊逼近的遼人,但是車陣那邊卻幾乎沒有分散火力。
遼人再次衝擊車陣,已經開始嘗試新的戰術。一些騎兵牽著三匹用繩子連在一起的馬直衝向偏廂車,在靠近後便讓這些馬衝向偏廂車,讓這些馬重重地撞在偏廂車上。
李不棄在設計這些偏廂車時就防備著敵人把偏廂車推翻,所以底盤兒比較重,重心很低,車寬又有一米五以上,所以要撞翻也不容易。最終只被撞翻了一輛,但是有幾輛車的偏廂木柱被撞斷,偏廂塌了下來。
一部分遼人騎兵衝到了車陣前面,跳到被撞塌偏廂的車上企圖衝進車陣。但是從車後衝出一群長槍手,一叢長槍便攢刺過來擋住他們。在長槍手後面,弓弩手拼命地放箭。在狹窄的車廂上根本就沒法躲避,很多遼人就被亂箭射死在車上。
其他的遼人面對兩米多高的板牆,他們用刀斧劈、用槍捅、用狼牙棒砸,卻根本沒有用處。這些車輛的偏廂都是用粗木作筋,覆蓋老藤編織的護板,外面再蒙上生牛皮,對這些人力打擊根本就免疫。
當這些騎兵在作無用功的時候,從偏廂的射孔中就有弩箭射來,或者長槍刺出殺死他們。當然遼人也射中了幾個從廂板上冒頭射擊的宋軍,但是有廂板阻擋他們看不到自己是不是殺死了這些宋人。無處下嘴的遼人生出深深的無力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