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父親也不要著急,我們還有七萬大軍,軍隊人數比隋軍還多,我們完全可以和隋軍決一死戰,即使敗了我們也可以退回會稽郡,甚至我們還可以繼續向南,退到永嘉郡、建安郡,那邊根本就荒無人煙,隋軍無法補給,也就不會繼續追趕,哪裡會沒有生路?”
兒子的一番話頓時讓孟海公心中又燃起一線希望,當初他選擇會稽郡作為老巢,就是考慮到南面還有退路,現在他竟然忘了。
孟海公連忙起身對親兵令道:“速去請毛軍師來見朕!”
不多時,毛文深匆匆趕到了孟海公的御書房,躬身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孟海公擺擺手,“這個皇帝我不想當了,不要再稱什麼陛下了,和原來一樣。”
“卑職遵令!”
孟海公連忙指著眼前的江南地圖道:“我決定和張鉉決一死戰,軍師認為我應該在哪裡擺戰場?”
毛文深看了一眼,只見孟義向自己眨眨眼,他立刻明白了,孟海公並不是真的想決戰,估計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就和當年在東海郡一樣。
毛文深沉思片刻,指地圖上的錢唐江北面的富陽縣道:“卑職覺得我須給自己留條後路,大王可以退到富陽縣一帶和隋軍決戰。”
“為何?”孟海公問道。
“大王,富陽縣緊靠錢唐江,我們可以先派一支軍隊在錢唐江上搭建浮橋,如果我們勝了,自不必說,如果我們敗了,大王便可迅速從浮橋南撤,然後一把火燒了浮橋,將隋軍攔截在錢塘江以北。”
孟海公畢竟也是身經百戰,他立刻便發現了這條計策中的不妥之處,猶豫一下道:“我們計程車兵大多是烏合之眾,軍心凝聚力太弱,一旦南撤就會軍心失控了,如果隋軍騎兵追上來,再想讓他們列陣作戰就不可能了。”
毛文深苦笑一聲道:“大王不會真的認為我們集結大軍還能擊敗隋軍吧!”
孟海公沒有吭聲了,他明白了毛文深的意思,實際上就是用數萬大軍來阻擋隋軍,以掩護他逃走,儘管他心中很不舒服,但他又不得不接受現實,兩軍人數相仿,他的軍隊絕不是隋軍的對手,毋容置疑。
孟海公嘆了口氣,“就怕臨時搭建浮橋來不及。”
“大王,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計策,我們儘量彌補不足,比如我們可以用金蟬脫殼之計,派一支軍隊扮作疑兵去攻打隋營,掩護大王連夜撤退,至於浮橋,其實不用先搭建,只要先準備好,便可在最短時間內搭成,我們攻打沈法興軍隊時,不就用過這條計策嗎?”
孟海公頓時想起來了,他們之前攻打沈法興軍隊時,事先派士兵將五十艘小船用鐵環扣住首尾,一串停泊在岸邊,後來砍斷船隊最西面的繩索,船隊便被水流衝橫在河上,一座浮橋立刻形成,連半柱香都不用,使他們殺了沈法興軍隊一個措手不及。
孟海公一拍腦門,“不說我險些忘了,好吧!我們就按照軍師的計策,先派一支疑兵去迷惑隋軍。”
孟海公又回頭對孟義道:“去集合軍隊,我們今晚連夜撤退!”(未完待續。)
第832章 秘密地圖
波光浩淼的太湖之上,一支由百艘蚰蜒船組成的船隊正疾速向南行駛,這支船隊是由五百石的中型戰船組成,載著三千名士兵,由水軍虎賁郎將周猛率領,由於都是蚰蜒船,所以船隻顯得十分細長,可以在一丈寬的小河道內航行,每艘船上的三十名士兵都是槳手,用短槳划水,使船隻行駛得飛快。
這支船隊是從無錫進入太湖,他們的目標並不是吳縣,而是太湖南面的烏程縣,張鉉之所以從無錫南下進軍緩慢,就是給這支船隊爭取時間。
這支船隊的最終目標卻是錢塘江,他們要先一步進入錢塘江,截斷孟海公大軍的退路。
從無錫縣到錢塘江有兩條水道,一條是江南運河,江南運河的終點就是錢塘江,由於走江南運河必須經過吳縣,那就會失去隱秘性,所以他們只能選第二條水道,從無錫縣進入太湖,繞過吳縣。
當然,從太湖是沒有河流通往錢塘江,但從太湖可以再進入江南運河,航行到餘杭縣便進入錢塘江了。
在官方地圖上,太湖連線江南運河的水道只有兩條,一條在無錫縣,而另一條便是緊靠吳縣的吳淞江,但如果他們從吳淞江駛入江南運河,勢必會被孟海公的軍隊發現,孟海公很可能就會改變策略,轉而向西面的宣城郡撤退,他們去錢塘江斷孟海公軍隊的後路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這支船隊必須再尋找第三條連線江南運河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