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2 / 4)

f國派系的傳承在一開始就有很大的問題。”

孫雲是一邊搖頭一邊繼續說著,臉上的不以為然清晰可見。

“後來李斯特離開f國去了魏瑪,在那裡他教了很多很多的學生,但是教得很不用心。有些只上了幾節課的一些所謂學生,就能在演奏會上堂而皇之的打出李斯特的招牌,這樣造成的影響很壞。小葉子,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個時期,李斯特這位‘鋼琴之王’教出的學生都是個什麼樣子。”

“而肖邦呢?肖邦的學生大多數都是權貴之後,比如某某伯爵的女兒等等。這樣的學生,是不太可能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鋼琴演奏當中的。所以肖邦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中只有寥寥幾人是真正不錯的,像米庫裡、柯爾託這些人。”

“所以小葉子你看,f國派系的傳承就是這樣,除了柯爾託之外幾乎再沒有其它鋼琴演奏大師級的人物。而它最初的源頭就是出自沙龍這樣的場合,想讓我們真正承認這一個流派,你說怎麼可能?”(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七章 驚聞

孫雲的介紹很詳細也很清晰,但是這最後一句話,葉梓聽了也只能暗自搖頭苦笑。

派系這種事情,說到底真的是非常無聊的玩意兒。所謂的派系之爭,歸根到底爭的就是一個正統地位。

其實真要說起來,f系跟貝多芬的關係也是很近的。嚴格說來,甚至可以將f系當成貝多芬的另一個傳承。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維也納和f系一直就相互看不對眼。

要知道李斯特也算是貝多芬的傳人,跟萊謝蒂茨基一樣,他也是車爾尼的弟子。但是李斯特卻是被譽為“鋼琴之王”的一代宗師,而車爾尼的長處就只有教學,作品方面除了練習曲之外寥寥無幾,在西洋音樂史上的名聲和地位遠在李斯特之下。

兩者的相差十分明顯。

車爾尼的影響力很大。毫不誇張地說,他和他的弟子萊謝蒂茨基兩人奠定了近現代鋼琴演奏的基礎。正是他們用出色的教學能力,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鋼琴家們,現代鋼琴演奏才會變得如此豐富、如此美妙。

將這兩位稱為鋼琴教育上的宗師,毫不為過。

但問題是,教學和演奏相比,肯定是演奏更容易獲得名聲和地位。所以,儘管李斯特在教學上一塌糊塗,但是在音樂史上的地位卻是前兩位無法相比的。

“鋼琴之王”的稱號可不是隨便任何一位鋼琴家就能夠得到的。西洋樂壇只有兩位演奏家真正能夠稱王成神,一位是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他被譽為“小提琴之神”,另一位便是“鋼琴之王”李斯特。

他們在小提琴和鋼琴演奏上的造詣,已經超越了他們所屬的時代,登峰造極。直至今天。仍然被人們廣為傳頌。

雖然塞戈維亞也被尊稱為“吉他皇帝”,但是在西洋古典樂壇,古典吉他的影響力還是小了一點,無法與樂器之皇鋼琴和樂器之後小提琴相比。塞戈維亞這個“吉他皇帝”的尊稱比起“小提琴之神”和“鋼琴之王”,說服力就難免有點不足了。

而在作品方面,李斯特更是甩開了車爾尼和萊謝蒂茨基無數條街。單單十二首超級技巧練習曲。就已是鋼琴演奏曲目中璀璨奪目的珍珠了。何況李斯特還首創了交響詩這一音樂體裁,他的交響曲作品也是同樣不落俗套。

綜合以上的情況就可以知道,對於同樣是貝多芬再傳弟子的李斯特,在音樂史上的地位卻遠遠超過車爾尼,這一點是讓維也納係數量眾多、傳承龐大、在現代國際樂壇佔據主導地位的眾弟子們非常不滿的。

因此,他們當然就會憤怒的叫囂著,拼命看低f系的傳承。

但是實際上維也納系與f系的爭鬥,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

維也納自命正統傳承,他們最強調的是作品的音樂性。而f系一脈。因為源自肖邦和李斯特這兩位鋼琴大師,所以他們更講究演奏的技巧性。

這其實是一體兩面的事情。說得好聽一點,這是音樂理唸的不同。但是在派系眼裡,這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在所謂三大派系並列的情況下,維也納系和f系都不會與r系去爭。雖然近代以來r系的力量持續增強,包括基辛等r系鋼琴家一直活躍在國際樂壇,成績斐然。但是跟公認鋼琴正統的貝多芬傳承比起來,他們仍然居於弱勢。所以維也納的對手只有f系。也只能是f系。

立場和出發點都不相同,但是誰都想做這個老大。那麼彼此之間相互看不順眼,互相貶低對方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樣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