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稱呼,葉梓的態度也緊跟著親近的稱呼起了“文叔”。不過態度雖然親近了不少,葉梓說話的內容卻並不怎麼客氣。
“我查證過一些資料。”
“在古典音樂起源的歐洲各國,這個‘大眾’的比例佔全體民眾的25%左右,最高的能到40%,但是僅僅只有少數的幾個國家才能達到這樣的比例;米國跟歐洲比較接近,但是到了亞洲這邊這個比例就會銳降到只有10%左右,最高的也才僅僅達到20%;非洲那邊的比例還會更低很多,大洋洲則是跟歐美基本持平,稍微略低一點。”
“這是比較具有權威性的調查資料,我也是查了好久才從蔡清德爵士那裡查到的,出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調查報告。文叔,從這個比例上面難道您就沒有感覺出來一點什麼嗎?跟流行音樂普遍高達70%以上的比例相比,古典音樂只能算是非常小眾的一個音樂型別。”
說到這裡,葉梓暫停了一下。
這個比例來自葉梓前世從網上看到的一則調查報告,這份報告的用意也是想打破一直籠罩在古典音樂身上的那個“神聖而又高貴”的光環。
拿到這裡借用一下,正好。
……
“比例問題又算得了什麼?按照我的看法這隻能說明古典音樂的確就是classic/music,曲高才會和寡嘛。”李梁鳳秀語氣冷冷的但卻神情自豪的說道。
對於葉梓所說的資料情況,她倒沒有任何懷疑,身處古典音樂的這個圈子,李梁鳳秀對於這些情況同樣非常瞭解,只是對於這個具體比例並不是十分清楚而已。但是古典音樂的小眾性質,李梁鳳秀是一清二楚的。
“鳳秀大姐,您這個邏輯我就實在有點搞不懂了,”葉梓搖頭笑道:“大多數人都不懂的東西你說它稀罕說它值錢那還算有點道理,物以稀為貴嘛,可是大多數人都不懂的東西你說它就是‘經典’,這中間的因果關係……麻煩您幫我理清一下好嗎?都已經曲高和寡了,它又如何成為經典?莫非成為經典的關鍵因素就是讓人聽不懂嗎?”
一到真正交鋒的時候,葉梓又把“鳳秀女士”自動換回了“鳳秀大姐”,李梁鳳秀聽得真是要多彆扭有多彆扭。她還不能說什麼,誰叫她自己給予葉梓“隨你怎麼稱呼”的權利呢?
對於葉梓的問題李梁鳳秀避而不答,那是極難說清的一件事情:“小傢伙,難道你能否認古典音樂的經典性?”
黃柏文對葉梓的稱呼改變之後,李梁鳳秀當然不會繼續稱呼“葉梓先生”,那就太抬舉葉梓了。不過她肯定也不會跟黃柏文和林立明一樣比較親近的稱呼一聲“小葉子”,那麼“小傢伙”這個中性的指稱就比較合適了。
對於李梁鳳秀的這個問題,葉梓心裡也早有答案。
“對我來說,古典音樂的很多曲目的確足夠經典,我絕不否認這一點。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不懂古典音樂的普羅大眾來說,他們很有可能承認甲殼蟲樂隊的經典,也會認可mj作品的經典性,譚校長梅姐哥哥他們演唱的歌曲在大眾心裡同樣也是經典,但是他們卻不見得會承認我們所認可的古典音樂是他們心中的經典。”
“鳳秀大姐,普羅大眾聽不懂不認可的作品,它的經典性又要如何來體現出來呢?”
葉梓就用大眾的心理來做應對,因為在某些時候,他自己也有同樣的想法。古典音樂是他熱愛的東西,但是這並不等於葉梓就會無條件的接受所有的古典音樂作品,把自己變成古典音樂的nc粉,當然更不用說把所有的古典音樂作品都當成經典來看待了。
在葉梓心中,古典音樂跟流行音樂的分量不分軒輊,一樣重要,這也是他今天想要透過這個節目最終告訴大家的一件事情。
至於李梁鳳秀、黃柏文這些古典音樂的狂熱擁躉是不是能夠接受這樣的說法,葉梓才不會在乎呢。
……
steven舉起了手中的話筒:“葉梓先生,嗯……我知道你的英文名字是布魯斯,我可以叫你布魯斯嗎?”
葉梓當然不會反對。
“布魯斯,我認為你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你所例舉的這些大眾認可的經典全都是現代的東西,他們還沒有經受時間的考驗。我認為判斷一個作品經典與否,大眾說了不算,只有時間才能最好的準確的進行檢驗,如果百年以後這些作品仍然能夠繼續被人傳唱,到那時才能真正把這些作品稱為經典。”
“布魯斯,你認為呢?”
雖然是在質疑葉梓的說法,不過steven的態度是真正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