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3 / 4)

低頭思索了片刻,信王趙榛點點頭,這個游擊戰可行。雖然南方河流很多,不便於騎兵長途奔襲。但是隻要掌握了地形,就進可攻退可守了。

吉倩倩同時說道:“大人。這次諸路義軍聯合來犯,絕對不可能做得到齊心合力。而屬下聽說上次前來偷襲咸寧的,就有劉廣的長子劉通和夏誠的大將楊林,將一千多彭友的弓騎兵全部折損。而且,他們與彭友的人在撤退的時候還發生了衝突。這次他們大敗而回,依屬下看,他們恐怕內部之間還要鬥上一陣子,不會這麼快對我們主動發動進攻的。”

498裂痕

“總而言之,依在下之見,趙燕必定分兵把守咸寧和豐寧。所以彭友大人所提議的偷襲之計是行不通的。”

在興**城內,各路諸侯出身的諸侯聯軍的主要首領齊聚於議事廳,商議關於攻打趙燕軍的計劃。作為夏誠身邊的第一謀士,張華軒對剛剛提出建議的彭友解釋道:“趙燕此人最擅長的,就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而他的進攻又常常以出其不意奇襲為主。前幾天咸寧差點被我們拿下,這個時候,他又豈能不有所準備,對於這兩處又豈會不防?”

“呃。”被張華軒這麼一反駁,彭友也知道自己是出了個餿主意,不由得老臉一紅,卻又是感覺丟不下面子,臉色一板,說道:“只可惜上次偷襲咸寧失敗。要不然,我們也用不著在這裡傷腦筋了。”

聽得彭友提起了咸寧之戰,劉廣的臉色不由得一變,而夏誠的神情也好不到哪裡去。偷襲咸寧之計乃是彭友帳下的智囊號稱賽過諸葛亮的胡諸葛所獻,原本也算是十拿九穩,可沒想到最後卻是失敗了。兩萬大軍只有彭友帳下大將王高義逃了回來,就連劉廣的長子劉通和夏誠的大將楊林都戰死在咸寧城外。

對此,劉廣和夏誠的心裡當然會不舒服了。特別是劉廣,劉通戰死咸寧,劉廣卻是無話可說,畢竟這次的主帥就劉通,這次偷襲咸寧戰敗,作為主帥的劉通理應承擔責任,現在劉通戰死了,那劉廣也只有代替劉通擔下責任了。

見到現場的氣氛有些不妙,高安連忙出來打圓場,笑道:“好了好了!事已至此,我們也無需再繼續說這些了。各位大人。如今趙燕的大軍已經趕到咸寧,那我們現在應該如何應對才是啊?”一邊說著,高安還一邊對張華軒使了個眼色。

張華軒也是明白高安的意思,而他也不希望夏誠、劉廣和彭友在這個時候鬧翻了,所以也是配合高安轉移話題,說道:“為今之計,只有正面進攻,拿下咸寧才是正道。根據情報,趙燕這次從江陵出發時,一共有二十餘萬大軍,期間他要分兵防範漢陽軍和豐寧,想來真正駐防在咸寧的兵馬應該不會超過五萬。而我們聯軍一共有三十多萬大軍。若是能夠在咸寧將趙燕的這五萬大軍給消滅。那等於是消滅了趙燕的一部主力兵馬。到時候,趙燕軍的兵力比我們少了一半,就算此戰是不能生擒趙燕,趙燕軍也不足為懼了。”

“張大人的意見,在下也同意。”張華軒的話剛剛說完,作為劉廣智囊的趙廣也是點頭表示了贊同,而趙廣的意見,也就代表劉廣這一方的意見。

“張華軒之言,正合我意。”坐在高安身邊的童聞博淡淡一笑,點頭說道,而高安見到童聞博這麼說了,也是跟著表示同意。

四方義軍其中三方已經表示同意了,只剩下彭友一方了,彭友的臉色有些難看,顯然是不太想同意這個意見。畢竟他手下大多數兵馬都是騎兵,要是正面攻打咸寧,他的兵馬根本派不上用場,弄的他好像沒什麼功勞似的。到時候分功瓜分戰利品和地盤,自己就會吃虧。

彭友轉頭往身後望去,胡諸葛卻是對他笑著點了點頭,連胡諸葛都是這個意思,那彭友也只有聽從胡諸葛的意見,說道:“既然是這樣的話,那一切就聽盟主的吧。”

彭友的話裡透著不情願,但至少現在意見總算是統一了,高安也是鬆了口氣。在聯盟當中,就屬他的實力最弱,所以他也是最不希望聯盟出現危機的。若是聯盟解散,那他無疑就要遭到來自周圍各路諸侯甚至是皇帝趙構的攻擊。

隨即高安又是轉頭對張華軒問道:“張大人,我這次帶來了福建路軍兵共五萬人。就由張大人任意調遣了。”

五萬人的軍隊,對於現在各路諸侯來說,還真算不得什麼了,這次聯盟,其他三方無不是帶來了十餘萬人的兵馬,相比之下,高安的家當就有些太寒酸了,但這已經是傾盡高安所有了。

劉廣倒也沒有恥笑高安的意思,反倒是正色說道:“高安兄弟兄既然如此乾脆,那我也用不著再藏著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