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2 / 4)

小說:竊唐 作者:塵小春

李棟說道:“這半天時間一直和你呆在一起,沒有處理政事,不如隨孤一起到朝堂上,親眼見識一下,孤是怎麼處理各種政事的。”

“好吧!作為女人是不能參政的,但我以為,我現在的身份並不是女人,而是來幫助你的異國統領。我有必要了解一下,我所幫助的人國家和君主,是否值得我多管閒事。”高瓊華沉思說道。

二人一行來到乾陽殿,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的大臣,在張須陀的帶領下,正嗡嗡的議論一片。見到李棟突然出現,殿下頓時鴉雀無聲,像大殿裡安裝了銷聲器。

李棟龍鑲虎步,來到龍椅前,一甩龍袍坐下來,朗聲問道:“今天有何要事上奏?”高瓊華公主隨著李棟一起來到龍椅前,侍立在他身邊,靜立一旁。

“稟報聖上,秦叔寶他們,在弘農那裡受到了激烈的抵抗,現在大軍受陰,寸步難移。臣下以為,必需下重手才能摧毀敵軍的防禦,但這樣會對城內百姓產生一定的影響。”張須陀舉著玉笏向李棟奏道。

“哦?竟有這種事?弘農郡是誰把守,怎麼連一個小小的城池也攻克不了?遇到長安這座龐然大物,豈不是更加舉步維艱?”李棟質疑問道。

“呃——”張須陀一邊回道,一邊考慮著措辭,如何說才能為秦瓊消減一些責任,同時考慮到李棟的天威不容侵犯,又如何委婉的講出弘農的實情:“那弘農郡太守乃是隋朝後裔,越王楊侗的封地。隋煬帝遜位於聖上,他作為隋朝後裔,阻擋我大軍西去,是為了報復大唐。臣下以為,必需請出楊廣的書信,才能使其迴避。”

“怎麼?秦瓊便是因此這事而對他心慈手軟,不敢舉大兵攻克?不要忘了,我給他下的命令是三個月內攻克長安,至於他在何處耽誤多久,那都是他自己的事,到時候不能順利完成任務,我一樣拿他來治罪。這又有何難的!”

李棟這番話其實是在逼迫秦瓊對弘農採取措施,不惜一切代價,盡最大努力,儘快拿下弘農郡。

張須陀道:“聖上有所不知,楊堅建立隋朝之前,曾經說過,楊家出於弘農楊氏。自兩漢以來,楊氏都是望族,深受天下百姓崇拜。如果對弘農採取極端措施,恐怕會傷了天下望族之心,使他們望而卻步,對新朝採訪抵制態度。臣下的意思是,對弘農楊要採取懷柔政策,以和平的方式取下來,並封以高官厚爵。這樣既可以使對前朝懷有一定感情的遺民轉變態度,也可以使天下望族放心湧入洛陽,為我新朝擴佔天下增磚添瓦。”

李棟心裡不由突突跳了幾下,還在章丘的時候,曾受到天下第一大望族崔氏的奚落。那個時候,李棟便立誓要打擊望族,不使他們的名望那麼深厚高遠,要使章丘李氏名滿天下。現在這個當口,李棟真不想抬舉他們。

他們這些人,以祖宗在過去歲月裡樹下的名望儕身朝堂,耀武揚威。祖宗立下的名聲早就在前朝煙銷雲散,這些都已經成為過眼雲煙,而且又不是他們親手立下的赫赫戰功,他們憑什麼如此囂張狂妄?

這些人不正是穿越以前,網路和社會上流傳的富二代富三代,官二代官三代麼?當然這裡面應該排除那些有更大野心更大願望而建立更大事業的官二代和富二代。畢竟,一個混吃等死的人和頗有建樹的人不能贊同一談。

當李棟把自己的心思講出來以後,張須陀明顯愣了,心裡遂決定諍言直諫,不能給李棟留著帝王面子,不然會產生更大的謬誤。趕忙奏道:“聖上有所不知!這些望族可都是書香世家,將來天下安定,治國安邦,離不開他們的韜略啊!”(未完待續。。)

第318節:兵臨長安城

“你說孤離開這些望族,天下將不太平,重陷水深火熱?笑話!世界離開誰都照樣轉,太陽永遠不從西邊出來!”李棟大聲反駁,威嚴的眼神從滿朝文武驚惶的臉上一掃而過,冷冷說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孤的天下,也不是你們的天下,更不是靠祖宗流血拼殺而坐享其成的那些寄生蟲的天下!他阻攔大唐軍前進的步伐,便是大唐的敵人,面對敵人必需亮出明晃晃的刺刀,而不是左臉打了還把右臉腆過去讓人打!無論誰阻擋大唐統一的步伐,下場都一樣,神擋殺神,佛擋誅佛!”

殿前所有官員啞雀無聲,張須陀本人也納悶,李棟何必生這樣大的火氣?不就一個越王楊侗嗎,一句話該殺得了!他根本不瞭解李棟的心思,自然猜不到深層次的原因。

廷論結果是李棟以一個人的意見,力排滿朝大臣的決議,對越王楊侗展開毀滅性打擊。不向大唐繳械投降,下場就是這樣淒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