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瓊華公主見李棟氣萬里如虎的氣概,心裡非常開心,自己選擇這樣一位雄主作郎君,眼光真不差,三生有幸啊!
五十萬大軍,赫赫有名的一大堆武將,專門對付兵力不足十萬的一個小郡,結果可想而知,如虎入羊群,馬踏爛泥,三天時間席捲整個弘農郡全境。雖然沒有屠城那般兇狠,凡是抵抗的人無一留下活口。越王楊侗也在戰亂中喪命,不再像以前那樣。留著他的小命將來封個國公什麼的,以安慰前朝舊臣。
當訊息傳遍天下的時候,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因為李棟讓兵卒傳播訊息。無論是誰,只要有才幹,在攻打西唐過程中出力出策,將來都給予一定的封賞。將來天下安定,要憑科舉考試取仕,打破士族子弟憑家世入朝的舊俗。
這對於一直生活在低層的百姓家庭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喜訊。農戶、工戶、商戶等都可以憑藉讀書。步入朝堂,參與政事,再也不用世世代代作任人宰割的農工商戶。
如果東唐在與西唐對抗戰中失敗。這寬大政策的優越條件,他們便享受不了。於是,人心思定,人人向著東唐。希望東唐獲勝。這本是李世民當皇帝后放開的政策。但李棟作為穿越人,提前公佈出來,給天下百姓吃一顆定心丸。
秦瓊的大軍從弘農過去以後,軍隊人數增加到八十萬。糧食輜重根本不夠用,秦瓊上書說,軍隊人數激增。
李棟當時大喜。經過一場激戰,人數沒有減少,反大大增加。這說明什麼?說明攻打西唐的戰爭,得到很多下層人民的支援。何愁此戰不能取勝?
李棟當即就派張須陀出征。帶四十萬人馬從興洛和洛口運糧,源源不斷支援前方。大軍一路如入無人之境,一直打到距離長安不太遠的商州,才遇到李世民和劉文靜等人的激烈抵抗。
李世民擺出一個“雁行陣”,該陣的特點是軍隊呈一輪彎月的形狀排布,指揮統帥位於彎月的“凹”陷處,對左右兩翼大軍靈活指揮,可進可退,可攻可守。李世民的步兵充分發揮長射的作用,再加上騎兵靈活機動配合,神出鬼沒,防不勝防,對東唐大軍形成致命傷害。
數位大將在與李世民對戰中都受到嚴重挫傷,東唐可謂是損兵折將,苦不堪言。秦瓊知道,攻破商州,距離長安只有二百餘里,如果一路高歌猛進,也就是幾天的時間,便能攻下長安城下。
西唐當然知道攻到商州意味著什麼,自然要下死力抵抗,要不然剛剛建立的新朝便會消銷雲散,歸附於東唐版圖。日落黃昏,牛不揚鞭自奮蹄!
不得不說,李世民是一個特別能打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八十萬東唐大軍硬是在這裡停滯了一個月,也沒能往前推動半步。
實在沒辦法,李靖和秦瓊向洛陽發出求救,要李棟給予指點。
李棟接到訊息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高瓊華公主。隋煬帝當政的時候,百萬大軍攻打高句麗,都對付不了高句麗兵,高句兵可以想像強悍到何種程度。
甚至真正的歷史上,李世民本人帶兵攻打高句麗,也沒有徹底取勝,只是佔領了一部分領土,就返回長安。也只有用高句麗這樣強悍的外族士兵,與李世民同樣強悍的兵卒對決,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高瓊華作為一名女人,李棟自然不允許她參與到戰爭中去的。
在中國古代戰爭中,視女人為不潔之物。因為女人每月都來經丶血,是不祥的象徵。傳說女人一旦參與戰爭中,便會落敗。甚至在明清時期,一些守城大將讓妓丶女脫光褲子面對敵軍站在城牆上,敵軍的槍炮便會啞火,不能放出炮彈來。
特別的證明是,魏晉時期的花木蘭替父親出生,一直隱藏她女人的身份。她可以是父親的兒子出征,但絕不能是父親的女兒替徵。這是一個流傳千年的忌諱,就像現在過春節,不能說“死了死了”一樣,所有人都忌諱這個!當然了,花木蘭還是打勝仗了,過春節說死了也不會真的死人。
李棟是穿越人,他可以不必忌諱這個,但是他的帶兵大將秦瓊李靖等東唐人都信這個,絕對不容許一個女人參與戰爭中。
李棟也不捨得放高瓊華離開洛陽。擔心她在攻破長安以後,不再回到洛陽,繞道直接回高句麗去,這樣李棟身邊就少了一個知心愛人。
高瓊華幾次給李棟提建議要親自上戰場,都被李棟找藉口堵了回去。不管她用什麼藉口,李棟都是一句話:呆在洛陽!
幾天過去後,高瓊華知道,戰場上的事情,說變就變,不能再拖了,只好放棄去商州出征的打算,留下來陪著李棟。
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