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2 / 4)

小說:龍爭大唐 作者:夢幻天書

一樂,可臉上卻滿是堅毅之色地道:“回稟父皇,兒臣願去安西!”

“嗯?”李世民沒想到李貞竟然會做出此等選擇,一時間竟愣住了,一雙眼銳利如刀地死盯著李貞,久久不發一言……

你知道嗎? 的彈窗廣告是每30分鐘才出現一次。( )

第二百零三章儲君立,諸王出(下)

安西,又名安西都護府,原本是高昌古國所在地,坐落在火焰山腳下,木頭溝畔的哈拉和卓鄉。自唐貞觀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設西州都護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設安西都護府,用以針對西突厥,轄安西四鎮——唐滅高昌之後,在龜茲﹑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築城堡,建置軍鎮,由安西都護兼統,故簡稱“安西四鎮”,因其剛歸入大唐版圖之中不過年餘,加之第一任都護喬師望能力有限以及唐軍在此地的總數不過三千,此地並不安穩,不單西突厥時常來犯,便是號稱與大唐友好的“鄰邦”吐蕃也時常派兵侵襲此地,唐軍只能困守四鎮,並無反擊之力,至貞觀十六年為止,此地依舊算不得大唐的實際領土。

安西之地遠離京師,中間還隔著大沙漠,地盤雖大,人煙卻不算多,大體上以遊牧之民為主,西域各國雖說都臣服於大唐,可其忠心卻甚難保證,加之面臨著吐蕃、薛延陀、西突厥三大勢力的壓迫,大戰雖罕見,可戰亂卻始終就沒停過,隔三岔五地便是小打一場,四方勢力彼此為敵,互不相讓,屬百戰之地,可因著絲綢之路的關係,此地又極為重要,大唐絕無放棄此地的可能性,即便再艱難也得緊守著——安西的重要性不單在於絲綢之路是目前大唐對外通商的主要通路,更要緊的是此地乃是關係到牽制吐蕃、薛延陀、西突厥的戰略要地,只消此地掌控在大唐手中,那三方便絕無進一步強大起來的可能性,也就無法真正威脅到大唐的統治和強盛。

安西第一任都護統領喬師望,原本為李淵起兵大唐時的從龍之將,素得李淵之寵信,得尚廬陵公主,敢戰之士也,然,並無將略之才,戰功不顯,官運也算不得順,以駙馬之身份,在大唐軍隊中混了幾近二十五年,也就是因跟隨侯君集滅高昌後,得了些功勞,這才當上了安西都護統領,一年多來仗倒是沒少打,可卻始終無法真正安定地方,屢屢被御史臺彈劾,被調回內地早已是鐵定的事情,李貞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時便已在籌備此事,若不是因侯君集造反,兵部相關事宜被耽擱了的話,此時喬師望早已該被替換回內地了。

李世民乃是一代雄主,如何不知道安西有多重要,也清楚喬師望絕非鎮守安西的合格人選,自是早已準備換將,可當李貞提出自己要去守安西之時,李世民卻著實被噎了一下——李貞的能耐李世民心中自是有數,倒是能信得過的,可問題是安西之地遠離京師,讓李貞去那兒之官,簡直就跟流放無甚區別了,李世民愛面子,他可不想被朝臣們抨擊說他妄自降罪於有功之皇子,再說了,安西之地遠在塞外,天高皇帝遠,若是李貞打算學學齊王的話,李世民還真未必能吃得消,其三,李貞素來是個打太極的高手,天曉得他說出要去安西的話頭是不是打算以退為進,李世民著實不能不多想一些。

“八哥,那安西之地如何是去得之處,您可萬萬去不得啊!”李世民尚未開口,站一旁的李治反倒先急著叫了起來道:“父皇,您可不能讓八哥去受那等苦。”

呵呵,瞧都急成這樣了,老九這廝還算有點良心麼。李貞見李治著急得汗都憋出來了,心中略有些子感動,不過臉上卻依舊平靜,對著李治躬了下身子道:“太子殿下明鑑,安西之地乃是我大唐邊境能否安穩的關鍵所在,此地若能控於朝廷之手,外敵自是無患邊之可能,哥哥雖不才,可自幼師從李、秦二位老將軍,自該為國分憂,無甚吃不吃苦之言。”

李貞這話表面上看起來是對李治說的,其實卻是說給李世民聽的,那意思就是表達自個兒去安西並非以退為進來要挾老爺子,而是真的願意去安西。李世民本就是精明人,又如何聽不出這話裡藏著的話,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精光,突地開口問道:“貞兒能心繫朝廷,朕心甚慰,然安西事關邊防安寧,貞兒打算如何著手,又需多長時日能平?”

嘿,老爺子動心了,咱就等著您老開口問了!李貞一聽老爺子終於開了口,心中暗自得意了一把,知道大致有戲了,不過卻並不敢帶到臉上來,假作沉思的樣子,輕皺了下眉頭,沉吟地說道:“回稟父皇,安西各方實力纏雜,若是光靠戰,則戰不勝戰,必定是永無寧日之狀,兒臣以為要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