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2 / 4)

小說:龍爭大唐 作者:夢幻天書

李貞之安危考慮的樣子,令群臣們震驚之餘,也暗自佩服其手段之高明,畢竟誰都知道如今的安西就是李貞的根基與命根子,一旦將李貞調出安西的話,別的不說,光是李貞先期投入的人力物力就得全部打了水漂,那可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了,再者,眼下李貞手中諸軍分散四處,正好處於最虛弱之時,此時調他回京,饒是李貞再勇武,也沒個著力之處。

李治有多少料子,滿朝文武心中都有數得很,似此等老辣之手段怎麼看也不像出自無能的李治之手,譁然之後的滿朝文武漸漸地全都靜了下來,人人都在推測著李治這麼一手背後究竟藏著的是誰,而李世民也皺著眉頭沒出言表態,大殿裡立馬就是一派詭異的寂靜……

整理( )

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

李治這突如其來的一手可謂奇峰突起,卻又順理成章得很——身為太子,李治勢必無法坐看一幫子弟兄們勢力漸漲,設法下些爛藥亦屬正常之事,偏生其一口一個體恤自家兄長的安危,怎麼說也是仁心之舉,還真令旁人說不得閒話,手段固然高明,時機也把握得好,恰恰選在李貞最虛弱的時候出招,一招見血,瞬間便不露聲色地將李貞推上了祭臺,更有意思的是——李治此時是向李世民發出請求,在李世民沒有表態之前,眾大臣們即使有不同看法,也沒有開口的份兒,這等老辣的手法實不可能出自“阿斗”一般的李治,令諸大臣們疑心之餘,眼光全都聚焦到了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面色沉穩得很,只是微微皺起的眉頭卻顯示出其並不平靜的內心,然則李世民也沒多說些什麼,只是虛抬了下手,示意李治平身,這才淡淡地道:“雉奴,此軍國之大事也,非爾所能知者。”

李世民的話雖平淡,然則內裡卻隱隱透著不滿之意,李治本就是個懦弱的主兒,一見自家老子似乎不怎麼高興了,內心裡頓時便發了虛,可又不甘心就此敗下陣來,強撐著開口道:“父皇,我大唐芸芸諸將眾矣,名將比比皆是,可兒臣之八兄僅有一個,如今八哥出塞已久,又屢立殊勳,若不能得歇,兒臣心中實是不安已極,望父皇明鑑。”

“哦?”李世民眉頭一揚,笑了起來道:“依雉奴之見,何人能替得貞兒?”

李治雖也曾拜李績、秦叔寶為師,不過因著體弱多病之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壓根兒就沒學到甚真本事,屬於那等文不成、武不就的貨色,除了玩些小心眼之外,壓根兒就談不上有甚戰略眼光,對於朝中諸將更是陌生得很,大多數戰將的名諱他都叫不出來,真要他說出朝中芸芸戰將的本事更是沒有可能,不過麼,這一點早就在長孫無忌的意料之中,也早就為李治準備好了相關人選,這不,李世民話音剛落,李治便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回答道:“右衛大將軍李大亮文武全才,更兼政務、戰略無所不通,以其為帥,當可平西域於覆掌之間。”

李大亮時任右衛大將軍,又剛接替了因病告假的閻立德出任工部尚書,且兼任太子右衛率大將軍之職,其人文武全才,參與過數次大唐對外之戰,亦曾在朔州之役中與李貞並肩作戰過,時年五十有八,其為人忠誠謹厚,外表看起來好像不太會說話,但內心個性剛正義烈,只要他認為是對的,哪怕面對著的是一代聖君李世民,他也敢當面爭執,且其人廉潔自律,雖居高位而不奢,乃朝中有名的清正之人,一向深受李世民的寵信——李世民曾當眾對李大亮說過,每逢你值夜,我便可通夜高枕無憂,足見其對李大亮的寵信程度,更難得的是李大亮從不恃寵而驕,也從不參與到諸皇子們的奪嫡勾當中去,雖兼東宮屬官,卻與李治無任何私下之往來,此番李治將李大亮抬了出來,倒真有些子全然為國分憂、為兄長之安危擔憂的架勢,至少從表面上看不出李治此舉有多少的私心在內。

“陛下,老臣以為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李大將軍忠肝義膽,且文武兼備,確是統屬安西之不二人選。”李治話音剛落,長孫無忌立馬站了出來,高聲附和了一句。

“陛下,微臣贊同太子殿下之言,塞外之地非有似李大將軍這等良將坐鎮,方能確保無虞。”

“陛下,太子殿下之言乃謀國之道也,望陛下明察。”

“陛下,微臣附議。”

……

長孫無忌此言一出,一大幫子長孫一系的官員,諸如國子監博士崔澤、中書舍人杜準之流的立馬全都站了出來,七嘴八舌地附議不迭,好一通子熱鬧的,至於吳、魏雙王的人馬則按兵不動,既不表示贊同也不出面反對,大體上就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思,當然,更多的是在等著看李千赫等人會如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