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3 / 4)

小說:龍爭大唐 作者:夢幻天書

反招,也好決定己方下一步的行動。

對於塞外之事,李世民有著自己的考慮,若是旁人出面陳說,哪怕是太子李治出頭,李世民也只會當成笑談耳,壓根兒就不會往心裡頭去,然則,長孫無忌出了頭,李世民就不能不慎重對待了,待得眾大臣一一表了態,李世民皺了下眉頭,沉吟了一番之後,略微提高了下聲調道:“胥堯。”

“臣在。”李世民話音剛落,從武官佇列中行出一名白花蒼蒼的老將軍,此人正是李大亮。

李世民點了點頭,示意李大亮不必多禮,溫和地一笑道:“胥堯,朕若是沒記錯,爾年已五十有八了罷。”

“回稟陛下,微臣開皇六年六月十七生人,已過五十八矣。”李大亮一絲不苟地答道。

李世民笑了一下,貌似無意般地說了一句:“哦,歲月不饒人啊。”

李大亮面無表情地站在那兒,淡然地說道:“陛下,若是要老臣上陣殺敵,老臣依舊開得四石弓,不敢讓廉頗專美於前,然則要老臣去治理安西之地,恐非老臣力所能及。”

李大亮一生向來無所畏懼,從來都是知難而上之人,而今竟然當庭說出他治理不了安西,不單群臣們詫異,便是李世民也因此來了興致,眼神一亮,笑著問道:“胥堯何出此言?”

“老臣既無越王殿下之大氣,也無越王殿下之財力,不敢為之。”李大亮不亢不卑地回了一句,那話裡的意思就是,李貞在西域所做之事不單要有極大的勇氣,還得有雄厚的財力和足夠的人才儲備作為後盾,若是光靠朝廷撥款,那就啥事都辦不了了,言下之意就是對眾人所為的不滿——越王李貞毀家為國,浴血沙場,可後方之人卻在琢磨著打悶棍,挖牆角,實非君子所應為。

李大亮這話未免說得太直白了些,饒是李世民對其個性早已心知肚明,卻也被狠狠地噎了一下,可又拿這個剛直的老將軍沒法子,無奈之下,搖了搖頭,揮手示意李大亮退下,扭頭掃了太子李治一眼,那眼神裡可就透著幾分寒光了。

李治今日在朝議上之所以會斗膽來上這麼一手,並不是他長膽子了,而是長孫無忌已經明確地告訴他,只消提出李大亮為人選,便可將李貞趕出安西,卻沒想到,到了頭來,竟然會是這般結局,眼瞅著李世民看過來的眼神不善,心中立時打起了鼓來,嘴唇哆嗦了好一陣子,卻啥話都說不出來,只是一味地用求救的眼神看向長孫無忌,指望著長孫無忌能出頭解開此結。

不說李治納悶,長孫無忌心裡頭也在犯著叨咕——長孫無忌與李大亮算是老友了,往日裡關係就不錯,昨日為了將其推出來去當安西大都護府都督一事,還專程到李大亮家走了一趟,雖沒明著說,可話裡的意思卻是點得很透了,當時李大亮還為能再次掛帥出征而激動不已,怎地才意夜工夫,到了早朝時分,就完全變了樣,這可不像李大亮耿直的個性所應有之舉動,長孫無忌一時間也想不明白問題出在何處,對於李治求助的目光也就只好暫時來個視而不見了。

太子李治入主東宮辦理政務已有數月,也薦了不少官,然則都走的是吏部之路,此番還是第一次在朝議時正兒八經地推薦人手,結果竟然鬧了個大烏龍,這真令群臣們好笑之餘,也百思不得其解,誰也搞不清楚眼前這一幕究竟是怎個說頭,一時間全都不敢隨意出言,人人都等著看這場戲究竟是怎個收尾的,於是乎,今日的早朝便極為罕見地出現了第三回的冷場。

怎麼回事?呵,這滿朝的文武中除了李大亮自個兒之外,能知曉怎麼回事的就只有李千赫一人了,不過麼,說起來,李千赫其實也沒做什麼事情,也就是得到“旭日”的通知之後,拿上李貞制定的安西戰略之簡化版到李大亮府上逛了一回,稍稍透了點安西的底子,之後便告辭離開,還真沒多說其他的事情,先前還擔心李大亮不肯放棄征戰安西的機會,卻不曾想李大亮果然似納隆分析的那般駁回了太子李治的好意,倒叫李千赫欣喜之餘,也暗自佩服納隆的高智,只不過此時還不是高興的時候,一待場面冷了下來,李千赫便知曉該是到了自己出場的時間了,也不敢多行拖延,整了整衣袖便從文官佇列裡走了出來,高聲道:“陛下,微臣有本章上奏。”

這會兒正冷場呢,李千赫這麼一站出來,滿殿大臣的眼光立馬齊刷刷地全都盯到了他的身上。一見李千赫終於冒出來了,蘇勖、葉凌二人各自眼神一凜,相互對視了一眼,又各自避了開去,全都眉頭緊鎖地看向了李千赫,心中暗自琢磨開來。

李世民這會兒正自鬱悶著呢——太子李治那些個冠冕堂皇下的小心眼怎能瞞得了人,若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