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3 / 4)

小說:龍爭大唐 作者:夢幻天書

了搖頭。

林承鶴見李貞有些子猶豫不決,立馬跪倒在地,高聲請令起來:“殿下,末將請命率部攻城,唯有將伏闍雄老賊打疼了,疏勒王的大軍方會前移,一旦其所部渡過了和田河,那他就來得去不得了。”

李貞手下這撥官兵大體上都是打野戰的高手,卻從無攻城戰的經驗,即便是李貞自己也是如此,雖說平日裡對攻城戰的演練有過不少,而李貞自己也知曉許多攻城戰的理論知識,可畢竟沒實打實地玩過真格的,能不能在不付出太大代價的情況下將伏闍雄打疼了,李貞實在是沒有太多的把握,此時面對著林承鶴的請戰,李貞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不該同意,只是皺著眉頭在那兒靜靜地思考著。

“殿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啊,殿下!”林承鶴見李貞良久不發一言,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個頭道。

也罷,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往後攻城的時候還多著呢,早些讓諸將熟悉一下攻城戰也算是件好事,縱然代價大了些,也只能如此了!李貞想到這兒,霍然而起,掃了眼跪倒在地的林承鶴道:“子鋒,明日攻城,由爾率部主攻!”

“末將遵命!”見李貞終於下定了決心,林承鶴不敢怠慢,恭敬地應答了一聲,緊趕著退出了中軍大帳,回營自去調兵遣將不提。

和田城不大,僅有千餘戶人家,歷史卻很悠久,本是個小村落而已,後因著此地出產美玉之故,聚集了不少前來開採的礦工,自前秦時起,此處便已開始設城,至今已足足有數百年的歷史,後因於闐國興起,將此城納入了于闐國中,數次遷址重建,最晚的一次是於北魏年間,此城為新設之城,並未處於絲綢之路上,城中居民大多為礦工,與大多數西域的城池一般,和田城也只有兩個城門,只不過和田城的兩個城門乃是南北城門,而不是通常西域城池的東西城門,城牆不算高大,僅有十丈左右,為岩石構築,甚為厚實,城外有護城河環繞,寬約五丈,引自和田河之水,可因著年久失修之故,淤泥堆積,水並不算深,人馬皆可涉水而過,城門雖只有兩扇,可四城皆有城門樓及城碟等相關設施,甚至還配置有十數具新安置的守城弩,城中三國聯軍殘部共計兩萬一千人馬,糧秣充足,足以應付全城四個月之所需,故此,雖曾數次敗於唐軍,可軍心士氣卻尚算平穩,而唐軍接連半月餘不曾發動攻城戰,更是令城中諸軍對守住此城充滿了信心。

貞觀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天剛破曉,和田城中報曉的公雞方自吟唱個不停,城外遠處的唐軍營地中突然響起了一陣緊似一陣的淒厲號角聲,不多會,一隊隊擺列整齊的唐軍官兵踏著旭日的光芒從營壘中列隊而出,佇列中雲梯、衝車、弩炮、巨型投石機等物應有盡有,那架勢一看就是打算發動攻城戰的樣子,慌得在城頭輪值的三國聯軍一陣大亂,號角淒厲地響了起來,城中各部兵馬亂哄哄地向四面城頭湧去,而得到了通報的伏闍雄、赫爾薩等人也不敢怠慢,全都湧上了北面城頭,緊張地注視著在城外一里半外不慌不忙地列陣準備攻城的唐軍官兵。

唐軍終於要攻城了!伏闍雄眼瞅著正忙碌個不停的大唐官兵,心中諸味雜陳,一時間也不知道該高興才是,還是該憂愁才好——唐軍目下的處境伏闍雄心中有數,他也明白此時的唐軍處於絕對的困境,一旦發起攻城戰,那就意味著唐軍已是走投無路,要發動決死戰了,這一點對於伏闍雄來說,無疑是把握住了戰爭的主動權,只消能抵擋得住唐軍的猛攻,那勝利就是早晚之事,這無疑是件值得慶賀之事,可問題是唐軍的戰鬥力之強大不是三國聯軍所能比的,儘管己方的兵力是唐軍的近兩倍,可對於能不能守得住,伏闍雄實也無太多的把握,一旦城破,他伏闍雄也就無處可逃了,這由不得伏闍雄不憂慮萬分。

“王子殿下,您能不能催一催令尊大人,唐軍如今已發動了攻城,該是令尊出兵的時機了罷。”伏闍雄瞥了眼正自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赫爾薩,略帶一絲不滿地說了一句。

說到自家那個謹慎得過了頭的老爹,赫爾薩也沒啥法子,他早已先後派去了數撥信使,可始終沒能說動塔甘答往前哪怕是挪動一小步,此時聽得伏闍雄又提起此事,不覺有些子羞愧,苦笑著點了點頭道:“陛下放心,某這就再去信,父王定會來援的。”

赫爾薩的話說得倒是動聽,可伏闍雄卻一點都不相信,可也無可奈何,畢竟兵是塔甘答的兵,決定權在塔甘答的手中,他不肯出動,伏闍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剛想著再多說些催促之語,卻聽城外唐軍陣中一陣鼓響,排開了陣型的唐軍已經開始緩緩前壓,忙住了口,屏氣凝神地望向了城外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