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可有信心麼?李貞饒有興致地看了看躍躍欲試的燕萬承,又掃視了一眾火槍手們,這才面色肅然地問了一句。
啊一聽要到聖上面前獻技,饒是燕萬承膽子大,卻也被嚇了一大跳,低呼了一聲,張大著嘴,不敢置信般地看著李貞,至於其餘火槍被這震撼的訊息驚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覷地說不出話來。
怎麼?爾不敢麼?李貞莞爾一笑,玩味地看著燕萬承。
被李貞這麼一激,燕萬承立馬醒過了神來,躬身抱拳道:殿下有命,便是刀山火海末將也敢去闖,卻不知該做到何種程度,還請殿下明示。
好個機靈的小子!李貞一聽燕萬承的話裡透著話,心裡頭不由地讚歎了一聲,不過卻沒帶到臉上來,只是笑著道:盡爾之所能便好,今日已晚,爾等連日趕路實屬不易,就先歇息去罷,待得要用爾等之際,本宮自會吩咐,十八郎,萬承等人便交給爾去安排了,下去罷。
是,末將等遵命!燕十八等人見李貞下了逐客令,自是不敢怠慢,各自躬身應諾,退出了勤德殿,自去歇息不提。
火槍這玩意兒乃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固然大佳,倘若使用不當,不單不能有助於大唐之興盛,反倒會給大唐帶來無窮的後患,這一條李貞心裡頭自是清楚得很,此番讓火槍隊來洛陽,李貞原本並沒有藉此機會推廣火槍的用心在內,純碎是為了應付老爺子的猜疑之心罷了,然則,自打與李世民開誠佈公地一席談之後,李貞的心思又起了些變化,開始考慮是不是藉著這個機會,將成立軍事院校的事宜搬將出來,畢竟火槍時代的作戰方式及指揮方式與傳統肉搏戰完全是兩碼事,一支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火槍隊是不具備戰鬥力的,只不過此事關係重大,加之牽扯到軍方的穩定,並不是三下五除二便能搞得定的事情,再加上《移民疏》的事情尚未有頭緒,若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哄而上,那結果一準美妙不到哪去,這就由不得李貞不猶豫再三的了。待得燕十八等人去後,李貞獨自在勤德殿裡沉思了良久,卻始終拿不定主意,剛想著召兩大謀士前來商議之際,卻見東宮主事宦官王秉和從殿外匆忙而入,李貞一見之下,眉頭立馬微微地皺了起來。
殿下,宮裡傳來旨意,陛下讓您即刻入宮覲見。王秉和一見李貞微露不悅之意,自是不敢怠慢,不等李貞出口詢問,便即躬身稟報道。
嗯?李貞一聽之下,登時便愣住了,眼珠子轉了好一陣子,也沒猜出李世民如此急地傳喚自己究竟是為了何事,索性懶得再多想,這便起了身,一揮手道:備車,孤這就進宮一行。話音一落,大步便向殿外行了去
是文學愛好者的家園,為大家提供各類全本小說免費。( )
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
李世民對火槍營的重視程度李貞心裡頭自是有數的,畢竟這等火器之威在老牛塘一戰中已有了淋漓盡致的展示,故此,一接到老爺子要自己立刻覲見之際,李貞以為李世民這是知道了燕萬承等人已到洛陽的事情,這是迫不及待要見識一下火槍的威力了,但是,當李貞的馬車停在了承天門前之際,李貞便知道自己猜錯了,而且錯得相當的厲害數十名耄耋老者正冒著漫天的大雪跪倒在承天門前。
終於還是出事了!李貞隔著馬車的簾子只掃了眼那幫子不聲不響地跪著的老者,便已猜到了事情的大致,心頭不禁猛地一沉,對於吳王李恪的膽大妄為著實吃驚不小,略一沉吟,還是徑直下了馬車,走到那幫子老者的面前,拱手為禮道:諸位長者請了,孤李貞是也,卻不知諸位長者為何在此長跪不起?若有冤屈,且請道來,孤自為爾等做主。
啊,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您可不能啊
太子殿下,老朽等求您了
那一眾老人一聽李貞自報家門,全都亂嚷嚷了起來,雖說個個中氣不足,聲音不算響亮,可諸般人等一起吵嚷,卻是噪雜成了一片,饒是李貞聽力過人,也實無法聽清這幫老人究竟在說些甚子,無奈之下,只好壓了壓手勢,示意眾人安靜,而後俯下身段,對著一名看起來比較面善的老者拱手為禮道:老人家,您老貴姓,此來所為何事?且慢慢道來可成?
那老人年歲雖高,身體卻甚強健,白鬚白髮飄飄如雪,偏偏面色卻紅潤得很,根骨粗壯,顯然是個有故事的人,膽氣也足得很,面對著李貞這麼位聲名赫赫的儲君,竟無一絲的膽怯之色,恭敬地磕了個頭道:小的姓王,單一個名實,承蒙四鄉八野之鄉親不棄,舉為代表,前來宮前叩跪,懇請朝廷勿移外來之民掠我田地,若能得允,我等百姓定深感天子之宏恩,此情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