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請太子殿下代為表呈,小老兒在此叩謝了。
那名叫王實的老者顯然在這一眾老人中頗具威信,此人話音剛落,一眾老者全都磕起了頭來,異口同聲地嚷道:請太子殿下為我等做主。
果然如此!李貞雖早有思想準備,可此時一聽事情果然如自己所猜測的那般,心裡頭還是不禁滾過一陣憤怒與疑惑昨夜李貞前去拜訪長孫無忌之前便已下令旭日出手,全力剿滅暗中造亂的吳王府人馬,將此事扼殺在搖籃中,按旭日的回報,參與此事的吳王府一系人馬已大多落網成擒,事態已被控制住了,可如今這幫老者竟還是鬧到了皇宮門前,這等疵漏未免也太大了些罷,這可無法用失誤一辭來加以掩飾,除非其中另有蹊蹺,換句話說,那就是除了吳王府的人馬之外,還另有其他勢力在暗中攪合,從而致使事態激化如此,可這等勢力又是何方神聖?又是如何瞞過旭日的監視的?
李貞心裡頭雖是轉過了無數的念頭,可臉上卻依舊滿是笑容,很是和藹地虛抬了下手道:諸位老丈快快請起,此事孤自會與爾等有個說法,然茲體事大,且容孤面了聖,再與爾等細細分說如何?
多謝太子殿下為小老兒等做主,我等叩謝了。王實明顯是眾人之首,反應極為敏捷,李貞話音剛落,他便領著頭,叩謝了起來,一眾老者亦紛紛顫聲附和著,場面一時間儘自噪雜成了亂哄哄的一片。
諸位老丈,快快請起,天寒地凍,感了風寒卻是不妥。李貞虛抬了下手,示意諸老者平身,而後也不理會諸老者的反應如何,提高了下聲調斷喝道:燕十八!
燕十八正是昨夜行動的實際負責人,當初回稟李貞說事情已辦妥的也正是燕十八,此前見到如此多的老者跪在承天門前,便已知曉這回麻煩大了,正自心思恍惚間,突地聽到李貞點了自己的名,登時就被嚇了一大跳,硬著頭皮站了出來道:末將在!
十八郎,敬老愛幼乃是我中華之傳統,此等大雪之天候,孤怎能坐看諸長者冒雪請命,孤令爾即刻去備齊了雨傘、毛氈等物,好生照顧好眾老丈,若是有誤,孤定拿爾是問,愣著做甚,還不快去!李貞板著臉下了死命令,驚得燕十八再也站不住了,緊趕著應了聲諾,點齊了數十名東宮侍衛,便即瘋狂地打馬向東宮方向趕了回去,自去準備相關物事不提。
諸位老丈,孤這就進宮面聖了,有甚事情,待孤面聖之後再詳細計議好了,都快快起來罷。李貞沒去理會燕十八的折騰,一見諸老者依舊跪,這便很是誠懇地再次躬身勸說道。
小老兒等叩謝太子殿下了。王實見李貞如此好說話,自是感動得很,再次磕了個頭之後,率先站了起來,一眾老者見狀,自也是有樣學樣,都想著站起身來,怎奈眾老者並非人人都似王實那般健壯,在雪地裡跪久了,這會兒要想站起來,著實難得很,不少老者挺了半天的腰,也沒能立將起來,末了還是高恆等東宮侍衛們眼疾各自上前攙扶,這才沒出甚大事情。
諸位老丈請稍候,孤去去便回。眼瞅著一眾老者都已站了起來,李貞自也不想再多耽擱,很是客氣地做了個團團揖,也沒再理會諸老者的慌亂還禮,一轉身,大步向承天門內行了去
嗯?長孫老兒也來了!李貞剛由柳東河陪同著走進懿德殿的書房,入眼便見四大宰相皆到齊了,便是連稱病謝客的長孫無忌也到了場,心中不由地便是微微一顫,可也沒顧得上多想,大步搶上前去,恭敬地給李世民見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平身罷。李世民臉色平淡得很,甚表情都沒有,只是輕輕地一抬手,示意李貞起身。
謝父皇。李貞儘自心中有事,卻並不敢發問,老老實實地謝了恩,便站到了一旁,擺出了一副恭候李世民指示的樣子。
李世民面無表情地掃了李貞一眼,淡淡地開口道:貞兒入宮前都看見了罷,朕就不多說了,此事該如何解決,貞兒可有良策乎?
李貞無法從李世民的表情以及語氣中聽出絲毫的暗示,可面對著老爺子的問話,卻又容不得李貞多加思索,只得緊趕著站了出來道:父皇明鑑,兒臣已知曉事情之根由,此皆因流言蜚語所致,諸百姓並無過錯,無非是對朝廷決策有所誤解罷了,若是父皇准許,兒臣願親自去與諸老丈明析一切,化解誤會。
嗯,那好,爾這就去罷,朕等著聽迴音好了。李世民飛快地皺了下眉頭,不動聲色地便下了旨意。
老爺子這究竟搞的是什麼名堂?圈套麼?李貞雖對李世民如此爽快地便允了自己所請感到無比的驚異,可事已至此,實也容不得李貞多猶豫,只得恭敬地應答了一聲:是,兒臣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