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氣獻殷勤。無奈他是這次阿奴險遭不測的誘因,再加上兩人分屬貓狗,只要呆在一塊,都是以爭吵告終。雲丹少爺缺點一大堆,小氣又臭屁,只有一個優點,也就是羅桑看中他的惟一優點——毅力,屢敗屢戰,勇氣可嘉。看的羅桑直搖頭。
羅桑還專門把沈青娘請過來給阿奴煮藥膳。劉仲、雲丹、李長風一干人厚著臉皮趁機過來蹭飯,他們都被沈青娘養刁了胃口。沈嘉木一看弟子們轉移課堂,沒奈何,也換了教室,沈家四個護衛當然跟著進來。流浪藝人團走了,阿波因為碰上知音,也留了下來。再加上奴隸們,每日裡進進出出好不熱鬧,還好房間夠多。
只是苦了沈青娘,每日裡打理阿奴的藥膳,還要準備十幾個人的飯菜,所幸羅桑給的那個漢人女奴阿霞能幹。她是雅州人,以前是大戶人家的小廚娘,廚娘手藝還沒學到幾分,一日上街被綁走賣到這裡,嫁給了莊園裡的銀匠阿拉西兩兄弟。這裡的窮人們一妻多夫很普遍,大都是兩個兄弟共娶一個妻子。妻子過了門,如果鬧得人家兄弟不和,沒有人會責怪那兩兄弟,只會怪那姑娘不會為人處事。一個聰明的姑娘總會在自己的兩個甚至三個男人中間長袖善舞、左右逢源,把家庭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
阿霞長的細眉細眼,鵝蛋臉被高原的太陽曬出了兩團紅暈,鼻子上有些淡淡的麻子。她也是窮人出身,家裡過不下去的時候,就將她賣了,轉了好幾手,後來好容易穩定下來,又碰上人販子。嫁給銀匠阿拉西的時候,看見丈夫相貌端正,身材健壯,她以為自己要轉運了,那時還不知道要同時嫁給他弟弟小多傑。
後來小多傑成年後,阿拉西問她願不願意,她已經生了果兒,也知道莊園裡娃子們的家庭大都是這樣,無奈之下點了頭。後來又生了三個男孩,也不知道是誰的,按規矩,孩子們都叫阿拉西阿爸,叫小多傑叔叔。
沈青娘聽完她的遭遇,險些落淚,問阿霞是否想家。阿霞沉默半晌,搖頭說道:“我的家在這裡,兩個丈夫對我很好,還有四個孩子,他們是我的命根子,離了他們,我活著也沒意思。”她連身到心已經在這裡安營紮寨。
沈青娘喟嘆一聲,不再提這件事。
羅桑看見女兒吃著沈青娘做的飯菜,不出半月,小下巴多了一層肉。跟沈青娘感嘆:“阿奴口味真像是漢人。”連反感的事情都一樣,這句羅桑沒說。
吐蕃人的風俗習慣跟中原大相徑庭,阿奴雖然不說,羅桑也常常能感覺出她的排斥感,這些感覺他在沈家人身上感受到過。他想起沈青娘等人聽說自己是阿奴的父親的時候,跟阿奴第一次看見他的表情一摸一樣,怎麼形容呢?鄙夷,對了,是鄙夷,就像吐蕃人看見屠夫一樣。如果說是阿奴自己的想法,這就很難解釋了,阿奴從小沒有跟漢人接觸過,確切的說,是沒有跟阿依族和他之外的任何人接觸過。
阿奴跟劉仲等漢人相處融洽,連沈家幾個護衛看見她都眉開眼笑,疼愛有加。跟自己血脈相連的堂哥堂姐們卻很少來往,相敬如賓。她筷子還用的很好,而且不大願意用手抓飯,這樣下去,她以後怎麼在吐蕃立足。想來想去,劉仲是漢人,可惜身份貴重,漢人一向自大,阿爸一廂情願定下婚約的時候,他能明顯感到沈嘉木、沈青孃的不悅,所以阿奴和劉仲約定解除婚約,他很贊同,真要嫁了劉仲,日後只怕漢人不待見她;阿巖是阿依族人,阿奴與美蒂如仇,阿依寨的人也不看重她,嫁給阿巖,一樣要受夾板氣;只有雲丹最合適她,雲丹有心,只要家族不倒,雲丹就不敢欺負她,可惜兩人不和,天天爭吵。
阿奴看見羅桑兩眼發直三兩下抓光了一大盆飯,是那種用‘青梅日布’(長生果)和酥油做的米飯,很好吃,可是以前也沒見他吃這麼多,又看見他喝光了自己的蟲草雪雞湯,那雪雞是十二偷偷去山上打了給阿奴進補的,她才吃了一隻腿。她擔心的拖走羅桑的飯盆(對,羅桑自帶的碗是銅盆),苦勸道:“阿爸,你年紀大了,少食多餐,有利養生。還要減肥。。。”巴拉巴拉長長一串養生減肥計劃,聽得羅桑耳朵起繭。他看著阿奴微笑起來,反正怎樣都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喜歡當漢人,喜歡當吐蕃人,甚至喜歡阿巖回去阿依寨都沒什麼大不了,只要她高興就好,有自己在,誰還敢欺負她不成。想起那個沒有了訊息的男人,羅桑皺皺眉,他要是真死了,阿奴怎辦。
沈青娘也說:“阿奴真像個漢家姑娘。”吐蕃已經是夏末,卻像中原的深秋,午後的風有些冷,她早穿上了夾袍,正在做針線。她咬斷線頭,打量了手中的棉布單夾褲,這是阿奴央她縫製的。一種相當於現在七分褲,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