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想讓華家的人來當太尉,梁王卻自己有主意,母子兩人吵得沸反盈天。梁王氣咻咻的摔門走出來,正好我站在我躲的一塊太湖石前面。只要他一來,我就會躲的遠一點。他手下的一個人湊過來跟他說了些什麼,我只恍惚聽見一句,吐蕃,沈家十一娘。他們就走遠了。”
吳姑姑對劉仲說道:“我記得沈家十一娘是你的小姨,怎會無緣無故的在吐蕃?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你也在那裡。”
劉仲點頭:“青姨原來是去看望母妃,卻碰上母妃宮裡逃出來的宮人,知道母妃已經薨了,凌波宮的所有宮女都被逼著殉葬,那個宮人因為當時不在宮裡,央一個熟悉的王府侍衛才逃了出來。青姨很擔心,快馬加鞭往長安趕來找我,正好碰上我的車架被人伏擊。她救了我,我們還有舅舅一路被人追殺逃到了吐蕃,後來又被阿奴救了。”
吳姑姑點頭:“原來如此。”她進來有一會兒了,怕外頭的人等急了起疑,連忙抹乾淨眼淚,阿奴端來溫水給她敷臉,又取了幾樣貴重當時不起眼的首飾塞給她:“吳姑姑,這些東西你拿給外面的人分了。”
吳姑姑知道阿奴是誰。
見她圓謊,感激的一笑,轉身想走。
阿奴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姑姑,你跟紫苑是一家人,那紫苑會寫一種很奇怪的字,你知道麼?”
“嗯?”吳姑姑愣了愣,回答說:“知道,那個字還是我教會她的。我們當地有一種只在女人中間流傳的文字,我們用它來寫信或者刺繡,外人都不認識。當地的男人,就是再親近的男人,他們也不知道。”她想了想,撩起一截衣襟,露出裡面的意見衣服的袖口,仔細一看那袖口上繡的花紋正是阿奴和劉仲在紙條上見過的字,只是為了好看,有些勾手勾腳的變了形。
兩人大喜過望,阿奴寫了一個記得的字,吳姑姑看了一眼說道:“這是樓,樓閣的樓。”
阿奴連忙說道:“姑姑,紫苑去世前留下了一張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