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3 / 4)

一個半高的隔板隔開,既和外部相通又有一定的專屬空間,桌子材料似乎是橡木或紅木的,上面的雕工非常精緻,每個桌子旁都放著一個華麗的檯燈,但在大白天似乎只有裝飾的作用。這裡的地板都鋪著傳統風格的土耳其羊毛地毯,腳踩在上面猶如走在草地上。 不一會兒,侍便將一整套的咖啡用具端上來。傳統土耳其咖啡的製作和烹煮非常講究,這張海諾早有耳聞,不過他在咖啡館裡卻看不到前期挑選、烘培和研磨的工序,穿著傳統土耳其服裝的侍從將黑色的細咖啡粉連糖和冷水一起放入紅銅質料像深勺一樣的咖啡煮具裡,以小火慢煮,並且反覆攪拌和加水。 在這過程中,奧托對形狀奇特的咖啡壺具以及侍的動作十分好奇,作為土生土長的土耳其人,阿爾薩蘭對此則不大感興趣。張海諾的眼睛雖然也盯著那特別的咖啡壺,腦袋裡卻在飛快的想著另外一些東西。 侍最初倒進咖啡煮具裡的細咖啡粉、糖和水讓他想起了現代的溶咖啡,在國內上大學的時候他就很喜歡喝麥斯威爾的三合一咖啡,那種濃郁的味道辦他走過了許多備考的日子。在他的印象裡,溶咖啡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產物,但在出現之後迅受到生活節奏很快的美國人歡迎,隨後漸漸傳入歐洲,不過溶咖啡究竟是什麼時候明的,他就不是特別清楚了。 大約二十分鐘後,咖啡烹煮完成。侍小心翼翼的將那壺咖啡倒在三人的杯子裡,因為沒有過濾,這一杯咖啡看起來十分的濃稠,最上面漂浮著一層黏糊狀的泡沫。 之前一直沒有吭聲的阿爾薩蘭這時開口了:“這種咖啡喝之前要將碟子裡的香料撮一點放進去,聞香,然後再慢慢品嚐!” 張海諾和奧托之前都沒有接觸過真正的土耳其咖啡,他們依照阿爾薩蘭的樣子從那些精緻的碟子裡撮了一小撮香料灑在杯子裡,端起來一聞,和他們在街上聞到的是同一個味,但又要香濃很多。 兩人不約而同的啜了一口,這一口,讓張海諾想起了馬克。吐溫的那句經典描述:我一口喝下又濃又苦的咖啡,雖然只是那麼小小的一杯,那些咖啡渣卻固執地堵在我的喉嚨和胸口,使我呼吸不順,足足咳了半個小時… “奧托,你知道溶咖啡嗎?”放下杯子之後,張海諾問。 “溶咖啡?”奧托馬上搖頭,對他來說這似乎是個完全陌生的名詞。 “雀巢呢?”張海諾抱著試試的心態又繼續問到。 “這個聽說過,是瑞士一家非常有名的食品公司,似乎是專門生產嬰兒食品的!”奧托又啜了一小口土耳其咖啡,“噢,對了,還有雀巢牌子的煉乳製品也很有名!” 原來這時候雀巢已經很有名氣了,張海諾頓時來了興趣,“那雀巢咖啡呢?我的意思是雀巢公司有專門生產咖啡嗎?” 奧托想了好一會兒,搖搖頭,“似乎沒有!” 這時候,張海諾心裡已經有了一個額外的想法。 4月24日,奮進船運與伊斯坦布林最大的咖啡商簽署了一份長期合作協議土耳其鎊的價格獲得這種產自土耳其東部的咖啡在整個美洲地區未來二十年的獨家銷售權,並當場購入上、中、下等土耳其咖啡豆各一批。( )

第29章 是去是留

新的一天,早起!票票多的話中午加更! 正文: 5月2日,奮進船運公司旗下的快號遠洋貨輪啟航了,最多能容納4ooo噸貨物的貨艙被手工紡織品、陶製工藝品、咖啡豆、牛、羊、水果、蔬菜、優質大麥、桶裝牛油、桶裝柴油、桶裝汽油等十餘種貨物佔據了大半的空間,並且每一樣都得到了奧斯曼帝國政府的官方許可和通關檔案。在船隻航行登記資料中,出港是伊斯坦布林,而目的港一欄則填著紐約,登記船員4o人,隨船乘客8名,但出時連船長、船員和所謂的乘客在內只有32人,其中有4名是不滿1o歲的孩子。 考慮再三之後,阿爾薩蘭決定跟隨張海諾他們一同前往美洲,張海諾預付了他半年的薪水,讓他將這些錢寄回安塔利亞供他爺爺近期生活之用。 除了艾爾加一家、阿爾薩蘭以及張海諾帶來的那些艇員之外,登上快號一起參加遠航的還有8位“新人”:對水面艦船動力系統維修頗有心得的托馬斯以及由他介紹來的5名司爐工、2名輪機技師。這些人都是張海諾從前來應徵的近2o名德國籍船工和水手中挑選出來的,選人的標準並不固定,主要是由他單獨和對方交談,看這個人是否對祖國是否有足夠的熱情和忠誠,還有看他們是否真的願意在遠離歐洲的地方漂泊。 最後敲定的這8個人,張海諾和奧托都很滿意,雖說艇員們也能夠暫時充當一下快號的船員,但進行遠洋航行的話,僱傭這些有經驗的水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他們僱傭這些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擔心會有過多艇員要求離開——那樣的話u148上很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