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而裝甲旅和技術士官職業化兩項措施,也確保了必要情況下能快速擴充部隊。
恰好這幾年是外部空檔期,所以楊秋果斷壯士割腕一下子猛裁35萬人!這樣每月就能節省至少1300萬開支,一年就是1。5億!當然,每年一億多是無法支撐這麼大改革計劃的,所以總理府和財政部都答應,從明年起只要是目前國防軍控制範圍外地區的軍隊收益,都將舀出來用於國防建設。簡單說,如果國防軍能在託木斯克挖需的話,那麼不管是用戰俘、死囚或者是華工,國家都會以市場價格收購,除去開銷後所有利潤都交給軍方。當然,為避免軍方內部,管理和買賣都由政府找專門的企業來辦理,軍隊只負責安全和管理。這個政策也讓蔡鍔暗暗驚心,想到了不久前哈爾濱見到的情形。區區幾十車皮木頭就已經價值不菲,要是按照這個規定,簡直就是為軍隊持續“搶劫”西伯利亞地區資源開了口子。
“我同意這份計劃,軍隊未來就是機動、火力和裝甲!”蔣方震第一個起身支援。這位留學日德,並在歐洲服役過的軍官目光嚴肅而認真:“我們錯過了百年工業革命,沒有三五十年也別奢望追上,但我們絕不能錯過這輪軍事變革。現在苦總好過將來苦!”
。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六九章 好有錢
1918年的深秋絕對不是什麼好季節,瀰漫與歐洲上空的戰爭陰霾逐漸散去時,一場曠世瘟疫卻迅猛襲來。
洛林梅斯,中國遠征軍臨時駐地內。士兵們三五成群靜靜地圍在一起曬著太陽,悄悄聊天,每個人都戴著口罩,眼睛裡都透著化不開的擔憂。每當有帶紅十字袖標的憲兵和醫療隊跑過,都會引發他們的陣陣騷動。空氣裡瀰漫著煎熬後的藥香,提前從國內趕來的中醫們用帶來的藥材指揮前指揮士兵熬製祛風散。西醫們也早早備足口罩、酒精等物品,還讓士兵用生石灰水每隔三天就對整個營區進行消毒。但即使這樣,依然免不了有人被感染風瘟(流感的國內叫法),而且一旦發現咳嗽發熱等症狀,這些士兵就會被醫療隊強行隔離至專門的營房治療,更增添了緊張的氣氛。
“長官好。”
“司令好!”
嶽鵬和軍官們一路視察走來,士兵們紛紛向他敬禮,依舊洪亮的聲音和紀律,卻沒能緩解他臉上的凝重。和大家一樣他也戴著口罩,這種口罩每人都有三隻輪流替換,替換下來後還需要交給醫療隊專門消毒,除吃飯喝水外每時每刻都必須帶上,無論任何人擅自摘下都要接受軍法處置。眼前的畫面讓他非常擔憂,雖然提前得到楊秋要求預防戰後瘟疫的電報,年初還有四百餘人的專門醫療隊帶了大批藥品趕來支援,但當這股誰也不知從哪裡冒出的風瘟流傳來後。大家才陡然發現情況比預想的嚴重很多很多!
張孝準從後面追了上來,同樣戴著口罩的他將簡報遞給他:“情況不好。報紙上說美國已經出現大規模死亡跡象,每天都至少有一萬左右的死亡報告。法國這邊報告每天死亡近兩萬人!英、德西班牙這些國家的死亡率也很高。”
“國內和我們呢?”別說嶽鵬,四周陪同檢查的軍官都被這串數字嚇壞了,紛紛追問起來。
“昨天聯絡國內回答說,臺灣、廣東、福建都已經發現風瘟蔓延現象,其中臺灣有報告登記的人數已經超過50萬。廣東有大概30萬!其餘地區暫時不明,總司令和衛生部正在密切監視,聽說。。。。。。他已經準備親自去臺灣視察。我們這邊也比較麻煩。軍中還好說,有醫療隊和提前準備感染和死亡率不算高。但在英法的華工比較嚴重,染上風瘟的已有兩萬餘人。王正廷和施肇基兩位大使已經將華工聚集起來統一管轄,不僅發電報向國內求援,還讓我們想辦法勻出些醫生和藥品。”
“楊大夫,你看。。。。。。。”聽說華工出現大規模感染嶽鵬也非常著急。這些可都是國內急需的產業工人,眼看即將回國發揮三年所學報效國家,卻偏偏出了這檔子事情,所以連忙向旁邊一位中年大夫看去。這位楊大夫是晚清杏林聖手吳清源的弟子,在治療風瘟上很有一套,所以衛生部特意將他請來擔任遠征軍醫療隊隊長。
這位楊大夫不僅追隨吳清源學中醫,這兩年還學了些西醫。所以在此次防疫中貢獻極大。他捻捻鬍鬚說道:“回司令,現在看我們的祛風散還是有部分防疫效果的,每日一杯可極大減少發病。不過。。。。。此次帶來的藥物只夠維持將士半年所需,要是加上七八十萬工人怕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