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部分(3 / 4)

小說:辛亥大英雄 作者:花旗

。身為總設計師他的夢想就是搶在國外前面送一架真正意義上的全金屬戰鬥機上天,怕楊秋不知道還特意解釋道:“飛沒有問題。這架飛機的主要結構是重慶研製的杜拉鋁,重量比鋼材輕很多。我們計算過。大約380馬力就可以讓它順利飛上天。但這個馬力還是太小,上天后的飛行效能會比較差,也不能搭載除飛行員外的其它東西,油箱只能保證飛100公里。”

譚延輳Щ腥淮笪潁�潰骸澳壓忠喚�淳塗吹僥忝欽厶詵⒍��亍!�

巴玉藻說道:“發動機是飛機的最重要部件,飛機好不好第一重要就是發動機。要想這架飛機飛好起碼要550馬力,可現在各國的發動機都在350到400之間,所以我們就準備自己造一款。”

“對了,剛才副總統說的過熱是什麼意思?”

譚延輳�塹湫偷乇J毓僭保�訓醚釙鉳飯��鮮硬觳爬戳誦巳ぁW叩椒⒍��白邢覆榭雌鵠礎J〕ぱ�手芎窶ぷ勻灰�鞫�饈停�檔潰骸案弊芡常�肥〕ぃ�忝強湊飫鎩!彼�缸歐⒍���諮廈苊藶槁槿縝Р闃叫巫吹納⑷繞�檔潰骸罷餼褪強掌�⑷繞�!�

“飛行時冷風會機頭吹到這裡,帶走散熱片上的高溫。這樣就不需要裝額外的迴圈冷卻水箱。但這種散熱方式對鑄造和精密加工要求很高!整個發動機連散熱片都是先整體一次鑄造成形,後靠手工打磨、酸銑和拋光,所以最熟練的工人每臺這樣的發動機也要1200個工時左右。我們精密鑄造技術還不如歐美,所以工時和造價都不如國外,質量也不穩定。目前世界上精密鑄造技術最好的是美國和德國,美國單個氣缸散熱片有71片。德國70片,我國目前普遍在55左右,散熱和穩定性只有兩家的8成。還因為鑄造時常有砂眼之類的瑕疵,成品率只有5成左右,歐美卻能到7成。…;

楊秋用手摸摸氣缸上的散熱片,心裡暗暗苦笑。71片就多了嗎?10年後大名鼎鼎的雙黃蜂發動機的單氣缸散熱葉片就達到172片,而且全部都是精密鑄造一次成型!由此可見美國的精密鑄造技術到達了何種程度。而且精密鑄造還是基礎工業之一,從模具設計到最後的酸洗拋光,整個過程沒什麼特別的高新技術和材料,完全就是考驗加工技術。且不說散熱片這種薄如紙張的部位,光是出現砂眼氣泡和雜質,就能毀掉價值上千的毛坯。

這也是為何美國黃蜂發動機能領先全世界的主要原因,很多國家最後都卡在加工工藝和材料技術上,由此可見基礎工業是多麼重要,工業加工能力才是一切新技術的真正基石!這也是他為何從始至終都努力完善基礎工業的主要原因,因為就算拿出圖紙,很多東西也不是目前的加工能力能夠造出來的。還有就是培養技術人員創新性的考慮,尤其當這架全鋁飛機出現後更堅定自己的想法。

中國不缺乏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走出國門,高階人才會不斷湧現出現。可當他們回來報效國家,夢想發揮專長後自己卻將他們變成複製機,將是多麼可怕的景象!科學道路,成果帶來的只是喜悅,真正地風景都在路上,歷史也證明無數偉大發明都是旅途上妙手偶得,造就出一位位傳世大師級人物。所以這件事也暗暗提醒他。非必要關鍵技術要儘量少使用資料機,以免一時痛快卻為民族留下百年遺憾。

不過目前倒有兩個關鍵技術可以提供。

不,應該說是關鍵思路。

楊秋向鄺煦堃使個眼色,讓雷猛和警衛將無關人員帶到遠處後,和苗洛一起坐到飛機前,撫摸著蒙皮問道:“你們想過要多久能研製出新發動機嗎?”

巴玉藻臉上掠過一絲難色,說心裡話他真沒想過能成功。別看工廠規模不小。上上下下也有兩百多員工,但和國外相比底蘊缺乏太大。就拿現在來說,杜拉鋁是重慶的。發動機也是以重慶為模板仿造的,氣動外形也利用了國外一些技術,所以至今手中都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何況航空業在歐美被譽為燒錢行業。投資贊助人絕大部分都是百萬富翁,如果不是歐戰刺激恐怕全世界有一半飛機廠關門倒閉。幾年的積蓄甚至楊秋支援的創業金也都所剩無幾,如果不是有代加工撐著,恐怕已經散架了。

但他不能輕易認輸,所以咬著牙說道:“少則三年,多則五年,我認為就能取得突破。”

“五年不算長,但你考慮過沒有,你們至今都沒有自己的產品,靠代加工這點利潤能留住多少人才?剛才你們自己也說了。每臺發動機造價就要幾千,五年下來要報廢多少臺呢?”

楊秋的話讓兩人臉色發僵,心裡暗叫糟糕,難道滿腔心血真要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