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東南某航空大隊的氣象和低階作戰參謀,原以為這是個輕鬆的活,沒想到這位“准將”開口閉口就是百架支援。連忙搖頭:“長官,熱茲卡茲甘和克孜勒奧爾達前線只有三個野戰機場,總計才四個大隊、一個戰鬥機、一個俯衝、一個轟炸和一個。。。。。。。”
“打住,我不想知道你們空軍是怎麼配置的。就告訴我,能支援我多少。”
範少伯欲哭無淚,他只是協調官,說白了就是隸屬於空軍的陸軍。指引方向、提供資訊而已。哪有權決定具體調配啊!但卓凡帽簷下凌厲的眼神,讓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說道:“一個戰鬥機中隊,一個俯衝轟炸機中隊。不過。。。。。。我認為。如果只是破壞浮橋打擊裝甲目標,建議不要用俯衝機,因為從天上往下看,浮橋寬度太窄根本無法瞄準。我建議呼叫攻擊機帶火箭彈。另外在二線阿加德爾的機場李,我知道有12架“炸彈卡車”,很適合對地支援。
“炸彈卡車?是什麼飛機?”卓凡和在場的都是陸軍,對空軍五花八門的機型真搞不懂,於是範少伯又不得不普及知識。“炸彈卡車”軍方編號是轟10,是一種上月才小批次裝備的雙發小型對地攻擊機(類似a20)。原型來自私人的浙江東南飛機公司為來往海島和短途郵政運輸設計的輕型客機,本來沒有獲得軍方訂單。但戰爭開始後,沒賣出一架的東南公司看到機會,將其改為軍用,換裝2臺1600馬力發動機,設計師又為它安裝上公司開發的雙聯裝掛架後,使得轟10能一口氣帶16枚120公斤炸彈或24枚火箭彈,而且機頭還裝了一門雙聯40毫米炮,背部有一門雙聯防空機槍。超強的掛載能力滿足了空軍對地支援的要求,所以去年經過機體加固和裝甲改進後,空軍訂購了首批560架。
“那好,就按照你的辦。兩小時後,我需要看到他們抵達。”
安排好空中支援,卓凡剛準備再詳細安排各團的進攻線路,旁邊就響起了熟悉的大嗓門。“我來打主攻!哈哈。。。。。。你們可要快點,不然我可要吃獨食了。”趙登禹見到大家都有任務,早就忍不住了,怕卓凡公報私仇所以連忙主動把主攻給攬下來,還故意打趣道:“長官,你說蘇聯人會游泳嗎?”
“不,希望他們都抵抗到底!這樣我才能為卡廷犧牲者報仇!”想到轉彎收窄後,那一大堆擠在庫爾加森等待渡河的蘇軍,奧德津斯基少將和波蘭軍官眼睛都紅了。
。
。(未完待續。。)
第872章 屠熊的短刃(中)
烏勒套山防禦戰已經進行一整天,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戈蘭壕和山體東面斜坡上,到處都是雙方士兵的屍體和殘破的武器裝備,數以百計的卡車和坦克被炸碎攪成麻花,雙方密集的炮彈甚至將地表都生生颳去一層。為攻下克孜勒奧爾達北面這個最重要的屏障,雙方各出奇招互相絞殺。但面對國防軍第二軍如同磐石般穩固難纏的防線,最終經過七個小時的大戰後,蘇軍再次付出五萬餘傷亡和數百輛卡車坦克損毀的代價後不得不暫時撤退。同樣,第二軍自己也在被蘇聯步兵衝破戰壕後,付出整整一個師傷亡的代價,連反坦克炮都被破壞近半。
但炮火的暫時停止,並不意味著鏖戰結束。空軍依然不間斷的對朱可夫部發動進攻,從早上到傍晚,雙方總計投入1900多架戰機,中國空軍在朱可夫空地聯手夾擊下,以創開戰以來單天最大損失的67架被擊落的代價,總計摧毀493架蘇軍戰機、一舉奪取戰場制空權。英勇的飛行員們在完成奪取制空權任務後,還聯手摧毀至少70輛坦克/裝甲車,400餘個炮位和大量蘇軍有生力量。
空中激烈絞殺的時候,同時雙方統帥卻都不由自主的將視線轉向北面。5月3日下午3點,十四輛ba…27m裝甲車載著一小隊蘇聯步兵和十幾名哥薩克騎兵,悄然進入庫爾加森。從內戰結束就將中國視為頭號目標的蘇軍在軍事上借鑑了大量國防軍的編制和戰術,就比如這支偵查小隊,採用的就是國防軍標準裝甲編制,以四輛為一個排,三個排為一個連,連長和副連長各單獨有一輛車以免同時遇難破壞指揮。
偵察車在小鎮外停下後,偵察兵和騎兵立刻開始搜查整個小鎮。庫爾加森人口不足一千。戰爭爆發後這裡的哈薩克居民已經全部逃亡卡拉幹達等地。所以荒廢的小鎮上,到處都是逃難時丟棄的物品,還可以見到幾個彈坑,顯示轟炸機曾光顧過這裡。“連長同志,這裡沒有人,也沒有車輛透過的痕跡,只有南面發現一些馬蹄印。”一名班長領著空酒瓶,悻悻的走出農舍隨手扔到旁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