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噸的彈藥和油料(彈3油7其餘1)等補給,這就是5萬5千噸,還不包括為損壞轟炸機準備的配件。而且轟炸一旦開始就不能中止,為防止敵人轉移必須持續十天到半個月的高強度,所以物資補給不能有任何的中斷。這個量靠卡車肯定不行,通往卡拉幹達的火車線還要二十天才能通車,所以。。。。。。我們不是不能出動,而是物資不足。如果只是小規模轟炸,我建議還不如放棄或者讓轟五對交通線實施短距離戰術轟炸,否則只會打草驚蛇逼迫蘇聯將機器裝置轉移到更遠的斯大林格勒和烏法。”
賀寧的話如同暮鼓,敲醒了楊秋實施戰略轟炸的夢,看看宋子清自嘲的笑笑:“看來一口吃成胖子是別想了。”
宋子清說道:“總統,緩20天問題也不大,而且我和百里都不建議將情報告訴前線,不管是朱可夫還是盧金,如果第一次反擊就撞進伏擊圈。肯定會懷疑密碼出問題,如果蘇聯換上全新的密碼,反而不利於後面。而且我們目前的困難主要還是塔什干,因為大量部隊被牽制,所以龍雲在部署防線時不得不沿著克孜勒奧爾達到巴甫洛達爾的直線,像種蘿蔔那樣將部隊一個個栽下去。這就自己廢了自己的運動戰能力。他現在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正和劉明詔商量解決辦法。徐樹錚那裡也已經暫時放棄進攻鄂木斯克,將西伯利亞的21軍調往巴甫洛達爾、預備隊26軍和朝鮮第三軍也已經上去,這樣我們在鹹海以北就有7個軍,哈薩克獨立軍的五個師也會在五天後向西。只要能判斷出方向,以蘇軍的運動只要拖住一個月,等塔什干解決後還是能對其實施反包圍的。”
他的話是有道理的,另一個世界中,蘇軍密碼從來沒被破譯過。不僅因為保密性強,也因為更換頻繁。現在自己掌握這麼好的機會,如果太早暴露導致四點來呢徹底改變密碼結構,反而不利於後面的戰事。所以楊秋想了想,決定按照他的辦法不告訴前線:“你立刻回去。以總參謀部的名義提醒徐樹錚和龍雲小心反擊,其它的。。。。。。壓下來!再聯絡嶽鵬,暫時不用回北京,就地督促塔什干部隊。務必抓緊速度。”
楊秋做出壓下電報的決定的同時,一支支番號不同的部隊,再次雲集困擾一月之久的佔格巴扎崗築壘地域。兩門鐵錘重型列車炮的持續炮轟中,整個築壘地域已經支離破碎。如果不是身後的要塞群,早就被裝甲叢集突破了。“媽的,這次再砸不開。老子直接帶兵衝進去!”三大五粗的29軍137師團長朱大奎把鋼盔玩地上一摔,爬上身邊的35型獵殲坦克車頂,望著遠處嘴裡罵罵咧咧。
坦克四周,數以萬計計程車兵和他一樣翹首以盼,等待進攻命令。
各支部隊陸續到位時,野戰機場也早已忙碌不堪。地勤士兵將三枚通體黝黑的長長炸彈,掛在三架經過特殊改裝的鬼車俯衝轟炸機身下。新式炸彈吸引了很多軍官,連剛從法國回來的嶽鵬都蹲下身仔細檢視:“這就是用炮管改造的鑽地彈?”
“是的,我們叫它20號彈。”
“嗯?為啥起這個名字?”戴錦堂拉住親自送炸彈來的秋恆和賈小侯詢問起來。前者在戰爭開始後,已經將3010總負責人職務交給冷傑,回到熟悉的裝備部。和少言寡語的秋恆相比,賈小侯對這枚炸彈信心百倍,立刻介紹起來。
原來在楊秋提出用炮管改鑽地彈後,秋恆就立刻前往特種炸彈製造能力最強的北方工業公司。賈小侯得知前線急需立刻停下設計部的所有工作,帶領數百位技術員抓緊研究。短短五天,就完成初步設計。然後花了兩天,將三根繳獲的b4炮管截成六段,用剩下的餘料摻入大劑量鎢粉並採用特殊硬化技術後,鑄成三個椎體彈頭,在炮管內填滿tnt炸藥,配上彈尾穩定小翼,最後在安裝上海軍用穿甲彈的延遲引信,這樣六枚1200公斤鑽地彈就完成了。
不過誰也不敢拿這個去前線,為節約時間,秋恆直接選中鴨綠江邊的九連城虎山要塞做實驗。這個當年被炮王顏佑冰一把火燒掉的要塞已經修復,但由於北朝鮮的控制被列入二線。在空軍答應技術共享後,海軍咬著牙貢獻出要塞。但要塞剛選好,飛機卻又出了問題。因為鬼車俯衝轟炸機最大載彈量只有1噸,所以空軍又連夜將實驗的兩架鬼車拆掉裝甲,加滿國內最好的110號高標號航空汽油這才達到要求。最後秋恆還直接從青島船廠調來建造山東級戰列艦的裝甲餘料,在要塞頂部鋪設了300毫米厚的克虜伯表面滲碳裝甲,工程兵也以最快速度進行加固,儘可能模仿塔什干要塞。這樣一番操作後,要塞的實際防護厚度已經達到500毫米。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太厚了,肯定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