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卻沒想到,第一枚鑽地彈就成功在裝甲上砸出一個大洞。雖然沒穿透,但卻給了大家很大信心,最後經過十幾次連續實驗,最終在第20天,海軍試飛員從4000米高度,以大於850公里的時速,俯衝角度大於80度的姿態,不僅讓鑽地彈垂直砸中要塞,並穿透裝甲,還連續穿透兩層3米厚的鋼筋水泥板在內部爆炸。
最後為了紀念這段小小的20天傳奇,大家乾脆把炸彈定名為20號炸彈。
定型後,賈小侯帶領技術團隊又一口氣製造了12枚率先送到前線,還因為匆忙連油漆都沒刷,所以看上去就像個黝黑帶箭頭的鐵管。“走,上天看看,我倒要看看這個20號彈的威力有多大。”被誘起好奇心的戴錦堂第一個坐不住,拉著幾位軍官搭乘戰場上了觀測機。
十分鐘後,三架載重超過極限的鬼車俯衝轟炸機如同老邁的池鵝,搖搖晃晃鑽入虛空。
。。。。。。。。
備註:蘇聯雷達技術出現不晚,rus…1和rus…2兩種雷達歷史上是1939年開始配備蘇軍本土防空軍。
。(未完待續。。)
第866章 終結要塞時代
賈小侯說得簡單,其實使用20號彈非常複雜。光是4000米高度俯衝,就不是一般飛行員能駕馭的。更別提俯衝速度要大於850公里,角度還必須保證超過80度。要知道,要塞可不是戰列艦,頂部最大也只能停三輛卡車。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要從4000米對準一粒芝麻。。。。。。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
但這個世界總有些另類,比如劉粹剛。他不僅是空軍公認的美男子,也是特級飛行員,當然更是個另類。本來開戰鬥機好好地,從阿富汗開始已經有17架擊落記錄,但東哈薩克戰役後因為蘇聯空軍全面敗退鹹海以西,那邊又沒什麼進攻任務,所以覺得沒勁就塞香菸找路子終於臨時調職到俯衝大隊。結果這一調就不得了,短短2個月,創下27次任務無一次失手的記錄。而且大部分目標都是暴露的小體積坦克和堅固掩體。所以再選人時,他在首位就被挑中。當然,那時他的高度基本在1500米,現在要上升到4000米,心裡也有些緊張。所以開啟通訊器想問問參加過實驗的海軍同行:“少保,你實驗時也這樣?太重,操作杆壓僵了,爬升也慢,這都趕上牛車了。”劉粹剛一邊說一邊用手指敲擊慢如蝸牛的升限表,非常懷疑是不是壞了。
“就這老爺機,已經夠快了。我上回就說,直接換髮動機多好?這幫爺偏說時間不夠。媽的,等會下去我就找他孃的算賬。”耳機裡傳來了參加20號彈研製的海軍飛行員雷少保的聲音。劉粹剛暗暗發笑,海軍怎麼都這德行?他那裡知道,雷少保在海軍就是活寶,偏偏技術過硬讓幾位將軍無可奈何,加上他爹是當年楊秋的貼身警衛長雷猛,所以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但雷少保沒這個覺悟。嘴裡還在不乾不淨:“我知道,那幫老頭子其實沒安好心,怕我鬧事故意趕出來的。奶奶的,等回去非往他們頭上仍兩枚炸彈。。。。。。。”要說劉粹剛也沒少和海軍配合,從中蘇開戰起,無所事事的海軍就派飛行員輪番來中亞掌握實戰經驗,但卻第一次遇上想往自己部隊頭上扔炸彈的極品,所以連忙關了無線電,選擇耳不聽為淨。
四十分鐘後,三架鬼車才慢悠悠爬到預定高度。五分鐘後。先起飛的俯衝轟炸機從低空率先對準藏有305毫米要塞炮的主要塞。奇特的尖嘯聲隨著一架鬼車開始俯衝,重新出現在戰場,也引來蘇軍防空火力的反擊。轟轟轟。。。。。。密密麻麻的火點從要塞旁的山體內躥出,片刻後要塞內的防空機槍也加入進來,在要塞上方拉出一道密集的金屬彈雨。不過和前段時間比,鐵道炮的連續炮轟已經將防空火力削弱很多,高速俯衝的鬼車並沒受太大幹擾,反而準確的將一枚凝膠發煙彈扔在了要塞頂部。
這種凝膠發煙彈是特製的,裡面填裝的除了引火白磷外。大部分都是一種類似重油的粘稠物質,引燃後會附著在要塞表面很久,併發出醒目的橘紅色煙霧,讓高空的飛行員看清目標。下方機群開始進攻後。劉粹剛就重新開啟無線電,等到桔紅色煙霧出現,耳機裡傳來了戰場觀察機“可以轟炸”的聲音。和往常一樣,他先偏杆傾斜機身。以便讓發動機和化油器能充分地熟悉劇烈動作。但這回坐下的鬼車不太聽話,繞了大半圈才斜過來。從機艙往下看,整個大地都是彎曲的。視線扭曲而模糊。就在他做準備工作時,還有一批俯衝轟炸機也在待命。
此次轟炸是一連串的空軍俯衝配合戰術,總計有4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