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英雄 作者:花旗

標的,所以無論是速度還是能力,均不亞於雙電,高空效能還要更好。唯一不足,是層流翼限制了使用大口徑機炮,所以只安裝了六挺12。7毫米機槍。

特魯克大空戰的一幕再次出現,使用一域多層四四新戰術的“天權”很快就擊潰日機,為111中隊隔離出轟炸通道。“鐵錘呼叫輕騎兵,鐵錘呼叫輕騎兵,幫我掩護三分鐘!”

“輕騎兵明白,輕騎兵明白。”

高志航呼叫戰鬥機掩護後,率領僚機先加速向德山衝去。德山的日軍高炮數量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小口徑高炮,爬升到6000米後,這類火力已經無法威脅轟炸機,只有75和105毫米兩種口徑的高炮有威脅。不過這兩種高炮數量很少,面對區區8架分散編隊的轟炸機,幾乎沒有任何威力。

“準備。。。。。。投彈!”

彈艙門開啟後,氣流讓轟炸機劇烈晃動起來,高志航和戰友努力穩住飛機,下達了投彈命令。“一號離艙!開始追蹤。。。。。。。”無線電導航員趴在機頭轟炸瞄準具前,一邊大聲反饋炸彈離機的訊息,一邊注視著炸彈尾部的紅色訊號燈,用無線電搖桿操控著被命名為25號彈的無線電制導鑽地彈。

25號無線電鑽地彈,其實就是在塔什干大出風頭的20號鑽地彈和突襲佐世保時使用的“滾雷”無線電制導炸彈的結合體。也是用繳獲的蘇制203毫米炮管改裝而成,頭部是尖銳的特殊鎢合金彈頭,尾部加裝“滾雷”的無線電制導控制部件。炸彈全重3370公斤,最大投放高度6500米。距離4000米,命中半徑20米。理論最大可以穿透30米土層或6米堅固混凝土工事,轟七轟炸機每次可以攜帶一枚。

為確保命中,此次採用了雙機同時對一個目標轟炸的戰術。兩架轟炸機砸空中相距1500米,每一組的兩枚炸彈尾部訊號燈和無線電頻率均不相同,最大程度確保不會互相干擾。

大約二十秒鐘後,兩枚炸彈幾乎同時鑽入被標明的126號和127號方格內。

在山本五十六和日本海軍眼中,即使用大和號主炮穿甲彈都無法擊穿的土層和混凝土層卻讓他們失望了,兩枚25號彈幾乎毫不費力就鑽透了掩體層。一枚深入到儲存著十萬噸航空汽油的油庫內爆炸,另一枚衝入消防抽水機室爆炸。

從天空看去。炸彈鑽入土層後,噴發出兩團青煙,然後沉悶了大約三到五秒鐘,瞄準具和機載攝像槍的鏡頭就劇烈扭曲變形。那一瞬間,整個大地都猛烈顫動,地表如波浪般起伏不定,樹木和岩石彷彿翻轉了過來!低矮的山包如噴發前的火山般,先是快速隆起,然後泥土和石塊被膨脹拱起的熱浪掀翻。衝上十五公里高的天空!形成一道灰褐色的泥龍。不等泥龍擴散,一團團、一股股、一叢叢的燃燒油柱從地下噴湧而出,看上去就像數百口油井同時被點燃爆炸。這些火柱裹挾著爆炸衝擊波,又迅速向四周擴散。最終形成一個直徑三公里粗的煙霧氣團。呼嘯的衝擊波,緊貼地表向四周擴散,將海港和旁邊居民區的建築全部推到,湧出的重油如岩漿般到處流淌。

如果說天空看到的還僅僅是表象的話。那麼躲在地下油庫裡,之前還沾沾自喜毫不擔心的“油屋”兵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倖存可能。當第一波兩枚炸彈炸開後,汽油油庫的水泥外壁就被撐裂爆開。引燃的汽油迸發出無數道火焰,從縫隙和缺口中噴出,迅速波及油管、填滿巷道、那些精心佈置的放火抽水機和隔離帶甚至沒起到任何作用。“油屋”兵此時才發現,他們自以為能阻擋最厲害的炸彈,以為能防身的堅固掩體實際上成了一個無路可逃的密封艙,無論逃往那裡,都會被火焰無情地吞噬。

“擊中了!擊中了!”

“二號,跟進!”

閻寶航的指揮下,八架轟七相繼完成投彈。事後考察,八枚25號鑽地彈中有六枚正中油庫,剩餘兩枚則在地下油庫的其他位置爆炸。總計七個油庫中,有五個被直接摧毀,剩餘兩個也在爆炸中洩露燃燒殆盡。

整整三百萬儲備油料!迸發出近二十萬噸當量的爆炸威力!整個德山錨地都連根拔起!連數十公里遠的松山等地都感覺到了如強地震般的顫抖,煙霧雲團整整持續了兩天兩夜,甚至半個月後附近地區還有燃燒的火苗。

不等日軍和目睹著一切的日本人反應過來,236架轟炸機又從黑煙中衝殺而出,對居民區和煉油廠進行了二次轟炸!密密麻麻的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從機腹下鑽出,無數的火球在德山隆隆而起。

德山,這個戰前人口不足三十萬的小城,只有居住在山區的不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