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部分(3 / 4)

小說:大宋將門 作者:指環王

們之中,多數都來自周圍的農村,普遍在15歲到30歲之間。”

王寧安頷首,“殿下說得對,隨著貨幣供應增加,工商發展,他們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累死累活,也賺不到多少錢,為了活得更好,必須要進入工廠務工,賺錢養家。”

柳涉不解道:“西涼王,做工掙錢,天經地義,縱然有些不肖商人,只要朝廷法度嚴格,還不至於殘害工人,也不會出什麼大亂吧?”

王寧安道:“不肖商人當然要嚴懲,只是這問題不是不肖商人那麼簡單。”

“那是什麼?”

“柳老,你說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的青壯年,對一個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

“頂樑柱唄!”柳涉笑著答道,可是王寧安的下一句話,他老人家就笑不出來了。

“柳老,如果一家的頂樑柱被抽走了,這個家會如何?”

啊!

柳涉老臉瞬間變了顏色,他想起了自己的家,當初他的兒子壯年戰死,只留下了一對兒女,柳月娥和柳羽兩個……他為了拉扯兩個孩子,付出了多少辛勞。

長房沒了頂樑柱,其他各房說什麼的都有,柳涉承受了巨大壓力,直到後來,柳羽漸漸成長起來,尤其是跟著王寧安立了一些功,在軍中站穩了腳跟,柳家才重新安定下來。

以一家觀之,天下何嘗不是如此。

為了工作,為了掙錢,年輕力壯的優質勞力背井離鄉,到了幾十裡,甚至幾百裡之外務工,一年到頭,也回不去幾次。

試問,家裡還剩下些什麼人?

無非是老弱婦孺而已!

如果在農村生活過,就會很清楚,因為朝廷的權力不下鄉,維繫農村安定的是兩種力量,一個是傳統的家族宗法,一個是家族實力。

假如一家有三五個壯漢子撐著,誰也不敢輕易欺負,家家都是如此,小偷小摸就沒有生存的空間,地方就安定,就太平!

但是,如果這些壯漢子去務工了,剩下老弱婦孺,沒有抵抗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犯罪成本降低了,那些居心不良的,偷竊搶掠的,甚至一些土豪劣紳,還有佔山為王的賊人,以及什麼亂七八糟的摩尼教啊,彌勒教啊,私鹽販子………形形色色的人物,全都會湧出來。

一旦出現天災,就會有興風作浪,乘機搗亂。

“還不止如此,如果地方被這些雜碎毀掉了,那麼工商業一旦出現挫折,工人沒法回到家鄉生存,變得無處可去,他們的破壞力遠不是流民可比的。”王寧安神色凝重道:“我說的這些,絕不是虛言,實際上西北這幾年,因為戰爭訂單,帶來了城市的繁榮,結果相對的,就出現了農村衰敗,許多刀客賊人,藉機獨霸一方,著實給朝廷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如果工商業再繼續發展下去,影響到了這個天下,到時候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帶來危機。”

真正站在了足夠的高度之後,王寧安才發現,大多數的事情,真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

以為發展了工商,弄出了資本主義,就能所向睥睨,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那根本是痴人說夢,想要執掌一個龐大的帝國,並且穩步前進,不出現大亂子,實在是太考驗智慧了,稍微有一點疏忽,就會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

分析了這麼多,柳涉終於露出了驚駭的神色,他現在真正開始佩服王寧安了,一個人爬到高位不難,難的是身處高位,還願意低頭彎腰,真正去研究民間疾苦。

“王爺,老朽想請教,既然工商業發展下去,會有危機,那該如何解決?是停下來嗎?”

王寧安搖了搖頭,“柳老,金礦就擺在那裡,我們能攔著別人的發財之路嗎?再說了,我們就不希望大宋更富強昌盛嗎?至於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在外面,要想辦法,把危機轉嫁出去才行!”

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

有關這一次的推演,趙禎下了旨意,嚴令封存,不許洩露一個字……與此同時,派遣皇家學院和百家學院,各自安排學生,走訪各地,把目睹的情況如實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整理,再送到政事堂,作為決策之用。

等到報告交上來的時候,大宋已經完成了新舊交替,趙禎離開了。

不過這一次的沙盤推演,卻影響了整個大宋。

至少透過這一次,大宋的君臣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事情都是兩面的,就像是支援變法者,不斷誇耀變法,十全十美,一點問題沒有,而反對變法者,便百般攻訐,說得一錢不值。

持這兩種觀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