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趙宗用手指了指。
“快看,是巴蜀的步兵!”
狗牙兒探身,果然,在大街上,有一支人馬快速透過。他們個子普遍不高,但是身體很強壯,尤其是胳膊腿力量十足,每個人手裡都提著一條長槍,在槍尾帶著一個鐵鉤子,可以在攀登山地的時候,勾住山石樹木。
“哈哈!”
狗牙兒撫掌大笑,眉飛色舞,“這回好了,讓西夏的山跋子囂張,他們的剋星來了!”
趙宗驚問道:“他們能打得過山跋子?”
“那是自然!”
狗牙兒笑道:“殿下知道羈縻之策吧?我朝沿襲漢唐的舊制,在鄂西川東,乃至嶺南施行羈縻制度,當地的土兵生活在山地中間,驍勇善戰,不懼生死。是頂好頂好的兵,我爹和狄帥都讚不絕口。”
“以往巴蜀道路艱難,人馬調不出來。如今直道修好了,川兵北上,西夏的苦日子到了!”
狗牙兒的話並不準確,以往的困難是兵能外調,但是糧餉給養不足,如今直道修通,等於給西北的人馬多了一個大糧倉,能供應更多計程車兵了。
看著街道上一隊接一隊的兵丁,無窮無盡,趙宗忍不住驚歎起來,“直道真是不錯!”
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
川陝直道暢通,每年能從蜀中調出300萬石糧食,足以支應幾十萬大軍之用,目前從巴蜀抽出了3萬步兵。
這三萬生力軍加入橫山一線的戰團,就能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狄青和西夏互相拼殺,雙方都到了很疲憊的時候,幾個月的鏖戰下來,大宋不舒服,西夏也要吐血。
三萬川兵,就是壓垮駱駝的一捆稻草。
“臣已經下令河北調撥山地裝備過來,另外王韶也從青唐派過來兩千精通山地作戰計程車兵,稍加磨合,兩個月之後,就能對西夏發動總攻,在今年秋天之前,務必打通河西走廊,斬斷西夏一臂!”
看著王寧安在沙盤上指點乾坤,趙禎最大的感受就是爽!
以勢壓人,泰山壓頂,這感覺太妙了。
一條直道,把大宋的動員能力提升了好幾個臺階。以往大宋和北方作戰,依靠的無非是河北軍團和西北軍團,其他地方最多提供一點糧食民夫而已,如今整個帝國如臂指使,力量能全部發揮出來。
面對小國,完全是一邊倒的蹂躪!
趙禎突然明白過來,為什麼秦國的人口不到大宋的十分之一,結果一打仗就能動員幾十萬人,想想始皇帝都熱衷幹什麼吧!
修直道,挖靈渠,建長城……全都是基礎建設,這玩意真有用啊!
王寧安對基礎設施的認識,當然比趙大叔深刻多了,就拿元首來說吧,許多人都熱衷談閃電戰如何了得,可是卻很少人關心,元首用了幾年的時間,修建起世界第一套高速公路網,這才是閃電戰的基礎,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兵員和物資集中到帝國的邊境任何一處。
別看賬面上計算,或許元首的兵力兵器不佔優勢,但實際上物資充裕,準備充分,士氣高昂,好整以暇,遠不是那些缺槍少彈,呼呼喘氣的敵人能比的。
大宋的直道,放在這個時代,那就是高速公路,堪稱作弊神器。
“景平。”
心情不錯的趙禎拿出了一封信,塞給了王寧安。
“這是宗剛剛送來的,你是他的師父,也看看吧。”
王寧安抽出信紙,快速瀏覽起來。
趙宗的字跡很漂亮,至少比王寧安好看多了,沒辦法,寫字是他們老趙家的本事,骨子裡帶的,羨慕不來。
把內容看完,王寧安也是大吃一驚。
在書信當中,趙宗詳細寫了許多直道的好處,盛讚朝廷英明,這倒是尋常,只是在後面,趙宗居然提議要多修幾條直道,而修直道的人工可以從西夏等地獲取。這位太子殿下更是露骨地表示,要用日後西夏的俘虜,完成大宋的基礎設施。
不管是道路,還有長城,水渠等等。
另外趙宗還見了不少西域來的商人,他還查閱了唐代的史料。
認為打通西域之後,要在河西走廊修建一連串的城堡。
這些城堡能囤積人馬,為商路提供保護。
往來的商隊在這裡休息,補充,進行交易。
再有,城堡的周圍,還要發展農牧產業,供應當地駐軍需要。
總而言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趙宗預估,修這一條絲綢之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