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一次,難道他兒子還要再害韋氏一次嗎?
韋師明已經找到了,是他族弟韋薰的第五子,是一名庶子,算是韋家人,但韋綸這個人他怎麼也找不到,翻了幾遍族譜都沒有看到,他懷疑此人不是韋氏族人。
這時,門外傳來次子韋群的稟報,“父親,福子大哥來了。”
韋霽點點頭,“請他進來!”
片刻,韋福子走進了書房,韋福子是韋世康長子,是家主韋霽的族侄,官任司隸別駕,因為兄弟韋福嗣助楊玄感造反而被罷免。
韋福子今年不到四十歲,做事穩重,沒有兄弟韋福嗣那樣輕浮,雖然被免官,他卻沒有什麼怨言,楊廣想治他罪也找不到把柄。
他進門便笑道:“我猜三叔現在正在翻找族譜。”
韋霽苦笑一聲,把族譜合上,“你也是為五原郡科舉之事來吧!”
“正是!”
兩人坐下,韋福子笑問道:“三叔可找了那兩人?”
韋霽嘆息一聲,“找到了韋師明,是韋薰的第五子,是一個偏房庶子,但那個第一名韋綸怎麼也找不到,他究竟是不是韋氏子弟?”
韋福子點點頭,“此人我找到了,他確實是韋氏子弟,不過他是歸北一支。”
韋氏家族在五胡亂華時分裂成兩支,一支留在京兆,叫做留北支,一支逃去南方,但後來又回到北方,叫做歸北支,而留北支隨著北魏漢化而漸漸進入權力高層,韋孝寬便是留北支的代表,而歸北支則因失去根基而逐漸沒落,大多淪為庶民階層,剛才韋霽找的是留北支的族譜,聽韋福子這一說,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歸北支的子弟,難怪自己找不到。
韋福子又道:“其實他的父親三叔可能認識,便是以前族學的先生韋愛武,就是那個被稱為‘血戒尺’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