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元慶讓他從軍了?”
“此人有可取之處,我已命他自斷一指,以示舞弊懲戒。”
“官以德為重,此人雖有點鬼才,但人品有虧,元慶切不可讓他獨治一方,否則會壞你的名聲,切記!”
楊元慶點了點頭,“閣老忠言,我記住了!”
第二十七章 留條後路
南城外的學舍前人山人海,數千士子帶著緊張、激動和期望,翹首以盼,這時,城門內傳來一陣陣敲鑼打鼓聲。
“來了!來人!”
人潮湧動,士子們激動萬分,紛紛向大門外湧來,卻被十幾士兵攔住,幾名宣榜官員在大群士兵的吹鼓手的簇擁下來到了大門前,大門前已搭好一座高臺。
三名官員快步登上高臺,中間一名高大威武的官員對眾人喊道:“請大家安靜!”
數千士子霎時間安靜下來,幾千雙眼睛緊張地盯著他手上的花名冊,官員高聲道:“五原秋試正式結束,現宣佈榜名,共計五千一百四十二名考生,實際參考五千一百一十五人,共錄取一百二十人,名單如下!”
“大利縣韓縱!”
“九原縣馬廣才!”
。。。。。。。
官員是從後向前念,每唸到一個名字,便傳來一陣歡呼,他的語調很重,聲音很高亢,傳出很遠,他慢慢地念完了一百一十人的名單,歡呼聲此起彼伏,但失望的神情也越來越多,但大家依舊耐心聽著,沒有全部唸完名單,誰都不會甘心。
“下面是前十名,考中者可授舉進士稱號,第十名,延安郡金明縣解孝元,第九名五原郡河口縣尉遲嵩,第八名京兆府大興縣韋師明。。。。。”
韋師明激動得一聲大喊,和韋綸緊緊擁抱在一起,韋綸心中難受,卻強作笑顏道:“恭喜三哥了!”
韋師明理解他的心情,也剋制住內心的激動,拍了拍他肩膀,“沒關係,還有七個人,一定會有你。”
韋綸緊張地低下頭,懷著一線希望,豎耳聽著上面的宣佈,一個個名字過去,都和他沒有關係,他心開始絕望了。
“第三名京兆府萬年縣杜衡!”
韋綸聽到‘京兆府’三個字,可後面卻是萬年縣杜衡,他的心一下子失望到了極點,他心中苦笑一下,看來他真得去學堂做先生了。
“第一名!”
宣榜官戲劇性地停住了,望著一雙雙焦躁的目光,他笑了笑,高聲道:“京兆府大興縣韋綸!”
韋綸還在自怨自艾,他猛地聽到了自己的名字,大吃一驚,抬起頭瞪大了眼睛,是自己聽錯了?
韋師明和幾名士子一把抱住他,把他扔了起來,眾人歡呼,把讓接住,又將他高高扔向天空,這一刻,韋綸陶醉了,他望著天空的白雲,淚水從他眼角不爭氣地流了出來。
。。。。。。。。。
五原郡的秋試雖然只是一個郡的考試,但它卻吸引了關隴數千寒門士子前去參加,聲勢極為浩大,加上制度嚴密,士庶平等的舉措,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更重要是老相國高熲親任主考官,訊息傳到洛陽後,便立刻轟動了朝野。
儘管禮部和吏部立刻宣佈,此次考試未經朝廷批准,不予承認,但禮部和吏部的否認,卻擋不住人們對這次五原郡科舉的關注。
大同坊西北角有一棟佔地二十畝的大宅,這裡便是京兆韋氏在京城的府邸,韋氏是京兆名門,也是關隴士族的代表家族之一,從西漢至今,繁衍數百年,各房各支盤根錯節,家族龐大,近幾十年韋氏家族以韋孝寬一房的興起而得以強盛,韋孝寬和韋世康、韋洸都是韋氏家族的著名人物。
但隨著韋孝寬、韋世康和韋洸的先後去世,這些年京兆韋氏有些沒落了,今年韋家又遭遇一個重大挫折,那便是韋世康之子韋福嗣參加楊玄感造反而被車裂處死,連累其兄韋福子被罷官,也連累到了韋霽,本來楊廣已經在考慮由韋家代表關隴士族入相,就因為韋福嗣參與造反而作罷。
目前韋氏的家主是韋孝寬的第三子韋霽,韋霽年約五十餘歲,官拜鴻臚寺卿,今天他從朝中回來,便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有些悶悶不樂,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房間裡,韋霽坐在桌前翻一本族譜,他要找五原郡科舉第一名的韋綸和第八名韋師明,這兩人到底是韋氏家族的何許人,竟然跑到五原郡大出風頭,連聖上都召見他,問他這兩人的情況。
這令韋霽又驚又怒,他事先不知道五原郡有科舉一事,否則他絕不準族人去參加,楊玄感已經害了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