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穿穿吧,反正這家裡也沒別人穿得下這麼大碼子的鞋子。不過,你以後不要再做這樣的東西了。虛耗人力,作踐綾羅不說,花裡胡哨的樣子,怎麼穿得出去?叫人家怎麼看我?”

寶釵勉強一笑,說:“那就在家裡穿吧,趕明兒我再另外做一雙像樣的鞋子給哥哥。”

寶釵喚鶯兒來為胤禛換鞋。

胤禛由著鶯兒蹲下為自己試鞋,倒是很合腳,便站起來,隨意地走了幾步。

這一走,就走到了房間另一側的案几旁邊,胤禛眼尖,看見案上一張大紙,寫著兩句詩,筆墨未乾,酣暢淋漓。

胤禛念道:“‘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胤禛轉頭對寶釵說:“這兩句詩讀來氣勢不凡,出自何處?可有全文?”

寶釵笑道:“這是我閒來無事胡謅的幾句。倒不是詩,是填的一首《臨江仙》的詞。”

全詞寫的是: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流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胤禛只覺得立意高妙,餘藻含香,不禁眸中閃過一抹驚異之色。他這些天偶爾和下人打聽一些家裡的情況,總有人說姑娘博學多才,無書不知,且做的一手好詩,還有些半信半疑,見了寶釵填的這整首詞,才知道所聽非虛,寶釵確實有才華。

寶釵見胤禛半響不置一詞,生怕他怪罪自己不守女孩兒家的本分,連忙解釋說:“我們姑娘家,本來應該貞靜賢淑,這些溼(詩)啊乾的哪裡做得好?只是閒來無事解個悶,要說寫得好什麼的,可是哥哥哄我玩呢。”

胤禛倒是真心誇獎說:“真的寫得好!不意妹妹竟然有如此之才,將本是漂泊無根的柳絮詠歎得豪情萬丈。詩以言志,我現在知道了,妹妹不光是有才學,還有大志向。”

寶釵忙說:“哥哥說笑了。我們女孩兒家,倒是貞靜得好。就是男人家,會這些東西又抵什麼用呢?一不能舉業,二不能養家,反而移了性情。哥哥不見那些大詩人比如李白都是狂放不羈的,結果一輩子抱怨懷才不遇,最終潦倒一生。所以說,這些玩意兒,倒是不會的好。”

胤禛說:“話也不是這麼說。我倒是覺得,一個人活著得要有點志向,志向決定了人這一輩子可能會達到的高度。妹妹雖然是女兒家,倒是也不可妄自菲薄。原來我是反對妹妹入宮的,畢竟那地方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不過,事在人為,對大多人女子而言是牢籠的皇宮對妹妹而言是大展奇才的地方也未可知。好了,現在知道了妹妹的大志向,我也就不再反對了。不光不反對,哥哥還願意做妹妹的‘好風’,助妹妹直上雲霄。”(兄妹兩個都是聰明人,話不會說得太直白。直上雲霄的話,賈寶玉理所當然要被丟出局~(≧▽≦)/~啦啦啦)

寶釵抬起一雙杏眼,驚喜地看向胤禛。

胤禛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點笑,寶釵知道,那代表著勉勵。

自此,胤禛兄妹倆個關係漸漸地融洽起來,寶釵不再像以前那樣事事自己拿主意,反而是十分安心地依著哥哥的意思行事,越來越有了處變不驚的雍容氣度。

☆、11最新

胤禛那日查過鋪子裡的帳之後,就留了心。 有時候遇著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會喚了賬房張德忠來詢問。張德忠開始還打著哈哈扯一些諸如“大爺怎麼病了一場,什麼事情都搞忘了”之類的話來矇混,見胤禛根本不笑,就只用一雙沉靜如深潭的眸子瞬也不瞬地盯著自己,張德忠只好硬著頭皮編造各種說辭。剛開始還可以混得起走,畢竟那是他和薛蟠之間的糊塗賬,胤禛也只好聽他的一面之詞。可是,編造的話編得再圓畢竟是編的,不可能記得很清楚。張德忠本來年紀大了記性就不太好,而對張德忠的說法,胤禛當時聽了往往不置一詞,張德忠就以為這事兒算是混過去了。誰知道胤禛過了幾天,卻掉頭一槍,貌似不經意地又提起那件事情,張德忠猝不及防,難免就和前次說得不一樣。胤禛還是不則聲,只是冷眼看他表演。又然後過了幾天,胤禛又翻出這件事,又從極其刁鑽的角度詢問,於是張德忠再次漏洞百出,往往是一件同樣的事情,張德忠顛來倒去說上幾遍後自己都糊塗了,說出了四五種牛頭不對馬嘴的說法。如此往復幾次後,胤禛就起了疑心,心裡暗暗決定要徹查這個張德忠。

胤禛先是趁著張德忠沒注意,從堆積如山的賬本中不動聲色地搬了兩本回家去細看,一本是幾年前薛公還在的時候的,一本是薛蟠掌管店鋪的時候的。兩相對比,自然是可疑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