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祀便說:“我寧王是去為國殺敵,不是遊山玩水,這些沒用的排場,就酌免了吧。你們也習了一身武藝,應當和別的將士們同等對待,此次出征,都要以國家為先,奮勇殺敵。”
其他的將士們見身為主帥的寧王一來,一點兒也不擺皇子的威風,又解散了華而不實的儀仗隊,頓時鴉雀無聲,全部都敬佩地等著寧王的下一番話。
司空祀先不忙說話,喝令了一聲:“將箱子抬上來!”便有幾十個人抬了十多口木箱上來,開啟了擺在臺上。
裡面是滿滿的銀子,正散發著柔和而誘人的光彩,叫場上的將士們都忍不住嚥了口口水。
司空祀面色莊重,說:“這裡是十萬兩銀子,本打算的是將領武官每人一百兩,普通軍兵每人二十兩,作為安家誇口之用,跟著我寧王,果然是賞賜豐厚,不辜負大家勞苦這一場了。”
全場靜悄悄地,無一人發出一丁點兒哪怕是咳嗽之類的聲音。
司空祀苦笑著說:“可惜,如今國庫空虛,除了軍餉,還有糧草、還有大家的冬季軍服要籌備,如今看來,是給不了那麼多了,本王將王府都買了,括盡家底,也只能先給大家這麼多了……”
一個長得雄赳赳氣昂昂的矮個子軍官排眾而出,慨然說道:“王爺太謙遜了。王爺自己急國家所急,不計較個人得失安危,我等既然追隨王爺,自當為國效忠。至於銀子,有當然最好,卻也不是非它不可。有王爺這樣的高風亮義,就是一文錢沒有,只要給口飽飯吃,咱也知足了,就掖著這顆腦袋追隨王爺幹那孃的倭寇,叫他們統統滾回海那邊去!”
司空祀擊節讚賞,說:“說得好,真不愧是我朝的血性漢子!只是,大家這般仗義,不為小家為國家,本王心裡很感激大傢伙的這一番豪情,但是,向來皇帝都不差餓兵,我一個小小的王爺就更不能了。”
說著,司空祀就看著名冊,喊了一個名字:“張校!”
張校是先鋒營的武官,本來是一片赤誠效忠之心,可是家裡的婆娘又生了一個小的,日子正是艱難,還想著這次遠征,要是沒了軍餉,老婆孩子未必喝西北風不成,這兵還當的下去嗎?心裡忐忑不安。現在見寧王笑吟吟地取出一錠銀子,竟然是要親手發放餉銀的模樣,張校連忙大踏步上前,行禮後才滿心感激地接過銀子。
司空祀溫言說:“本來該給你一百兩銀子,可是,現在我手裡拿得出的只有這麼多了,所以只好暫時給大家減半,不過,我會再想辦法,絕對不會委屈了大家,下剩的一定會給大家補上。”
張校心性耿直,他知道軍隊拖欠餉銀早是慣例,想到寧王為了鼓勵大家,賣了美輪美奐的舒適王府來應急,還如此謙遜寬仁,頓時覺得為了寧王這一番掏心窩子的話就是即刻戰死沙場也是無怨無悔,不禁熱淚迸出,激動地說:“寧王您如此待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這條命就是您寧王爺的了,但有差遣,一定依令而行,如有一點輕忽怠慢,或是辦事不力,就請王爺軍法處置,以憼軍心!”
司空祀鼓掌說:“說得好!銀子不夠,就請深受我這一揖!”司空祀稍稍後退,躬下身去,向著張校深深一揖。
張校大驚失色,說:“王爺您這是做什麼啊?下官如何當得起?”便連忙後退,不敢受他這一揖。但是寧王做都做了,怎麼辦呢,張校惶恐之餘,馬上跪下叩首,將地面叩得砰砰作響。
司空祀扶起他來,笑道:“身為將士,只能行軍禮,不要做這般磕頭蟲模樣。我這一揖,不光你當得起,全軍將士都當得起。”說完,司空祀又正面對著眾將士,深深地作了三個揖,看著面露感動之色的眾將士,說:“大家以後好生為國家效力,若是以後有什麼疲累不滿之時,就請想著今天受過我這一揖,算是提前給大家賠罪了。”
將士們無不動容。
☆、8181 大結局
81
司空祀和胤禛率領著整編後風氣為之一肅的大軍;經過十餘天的長途跋涉抵達了大平寨。
這裡毗鄰海域;一向是倭寇登陸侵掠的岸口。說起倭寇,起初不過是扶桑國一些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的武士浪人出於生計而做起了海盜;嘗試著騷擾我朝東南沿海一帶;不承想當地官府軟弱無能,畏懼彪悍兇狠的扶桑匪類,導致倭寇四處流竄作案。更在一年前爆出了五十三名倭寇圍困了有二千駐軍的應天府的大案;雖然後來來了援軍,將那五十三名倭寇全部擊斃;但是嚐到了甜頭的扶桑人越發覺得中原大國軟弱可欺;漸次發展為國家行為;一些大名也有意無意地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