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上一槍,以掩護後兩撥人馬上去;在隊伍的兩側,各有一挺重機槍架了起來,重機槍旁邊,各有四挺輕機槍。十挺機槍怒吼著,打得對面的學兵師戰士根本不敢抬起頭來;第一道戰壕的邊上,二三十個鬼子正在有條不紊的搭設著迫擊炮……
秋田聯隊這次擔任首發進攻的是高樹嘉大隊被打殘了的兩個中隊(108師團作為由第八師團的預備役部隊新組建的師團,裝備建制還不完整,故此秋田聯隊尚沒有屬於自己的炮排和機槍中隊),在挑選首發進攻部隊的時候,高樹嘉問他的將佐們:“歐陽雲說我們沒有飛機、坦克、大炮什麼也不是,你們覺得是這樣嗎?”
兩個秋田聯隊下屬的中隊長站了出來,他們在之前的戰鬥中由於衝在最前面,因此當李鐵書組織排槍射擊的時候傷亡最大,心中正恨得牙癢癢呢,聞言異口同聲的說:“中佐閣下,我們不需要飛機、坦克、大炮,照樣可以打敗支那人!”
高樹嘉點點頭,對兩人主動請戰的風貌表示讚許,然後對所有將佐說:“今天我們就要讓對面的支那人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強軍,大家有信心嗎?”
“有!”
稍後,高樹嘉便讓那兩個主動請戰的中隊擔任先鋒,也不請求炮兵支援,直接下達了進攻命令。
李鐵書回到二道戰壕的時候,肖柄昆正在安排反坦克槍手撤往三道戰壕。他這樣佈置是有道理的,如果射程太近的,反坦克槍的子彈獲不到足夠的加速度就無法洞穿裝甲。二道戰壕離第一道戰壕間只有150米的距離,以“豆戰車”最高40千米的速度,幾秒鐘就衝過來了。這種情況下,將反坦克槍手調往三道戰壕無疑可以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道戰壕裡現在聚集了將近600人,李鐵書回來以後,將600人一分為二,原二營的300人用於防守,一營和剩下的二營戰士和團部警衛排人員則準備藉機反擊。
當小鬼子發起進攻的時候,除了隱藏在工事裡的觀察哨,其他人員在李鐵書的嚴令下都將頭縮在工事下邊,抱著已經上膛的槍,或者扣著已經旋開蓋的手榴彈,靜靜的等待著。
和歐陽雲相比,李鐵書作為和小鬼子打過多年叫道的老行伍,對鬼子兵的實力有著更清晰的瞭解。他認為歐陽雲對於小鬼子的評價那是過度樂觀了,別的不說,就說小鬼子的拼刺技術,長城抗戰的時候,雖然29軍的大刀曾經砍得鬼子不得不定製出“鐵脖圈”這個透著可笑的物件來抵禦,但在其它部隊,一個鬼子兵可是敢單挑兩個**,甚至三四個**的。學兵師自從郭彪來了以後,大刀成了必備裝備,大刀砍殺術也是必學的,即使如此,李鐵書還是有些擔心,因為戰場上真打到白刃戰那會已經是戰鬥的尾聲了,而在這熱兵器時代是不可能靠冷兵器來決勝負。這就要看雙方戰士的基本素質了,就拿射擊來說,歐陽雲或許不太清楚,他李鐵書卻是明白得很,雖然學兵師為了迅速提高戰士們的射擊水平從不心疼彈藥,但是雙方的距離擺在那裡,短時間之內是沒法比的。正因為這樣,在防守第一道防線的最關鍵時刻,他才會使出集體投彈和集體射擊那樣的戰術。
日本人的單兵素質確實不錯,這歸功於他們健全的預備役體系和有些變態的訓練手段,而與之相輔相成形成的訓練結果是:鬼子兵普遍的衝勁有餘但是應變不足。看著三撥鬼子有條不紊的交換著掩護前進,隊形排得整整齊齊、密密集集的,李鐵書就知道,已方並不是沒有機會。
第九十九章攻防(二)
考慮到學兵師反坦克武器的射程問題,高樹嘉避近求遠,“豆戰車”在沒有越過第一道戰壕的時候就排好了陣型。剛才的一戰是如此激勵,使得戰壕被打塌了好幾處地方,這些地方稍微用泥土一填便成了“豆戰車”跨越戰壕的絕佳“跳板”。豆戰車一開過戰壕,擔任首發任務的兩個中隊鬼子便排著隊依次跟上。而他們的重武器則飛快的在早就勘察好的擺放下來,槍口或者炮口對準第二道戰壕,不時放上兩槍、開上幾炮,以壓制對方火力。
學兵師反坦克武器有限,從第一次大柳河鎮戰役開始便是集中起來使用。全師反坦克兵力共有三個排,每個排三十個人,十支反坦克槍。之前的戰鬥中被打壞了三支反坦克槍,剩下二十七支便是全部的反坦克力量了。
這一次,郭達親自指揮反坦克作戰,他帶著反坦克槍手到了第三道戰壕以後,立刻在三營早就佈置好的工事裡埋伏下來,槍口遙遙的指著那些“豆戰車”,只待對方開進最佳射程內便進行反擊。
150米的距離對於坦克來說實在太短了,